当前位置: 首页>政治
激活社会治理新动能的“数字密码”

2023-02-20 10:06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杭检轩 方利利 赵云

杭检轩  方利利  赵 云

 

数字法治是推动社会治理能力跃升的关键抓手。2022年以来,“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杭州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先行优势,以“大数据+智能算法+人脑智慧”为基点,加快推进“全域数字法治监督平台”建设,推动执法、司法数据“一云归集”,实现数字法治监督改革先行突破。

 

织密法律监督巨网

 

2022年6月,杭州探索构建的全域数字法治监督平台正式上线。作为杭州数字法治领域“一号工程”,该平台聚合政法委执法监督、人大司法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社会监督等各种监督形式,统筹市、区(县)两级法治监督应用,通过“两舱(仓)三中心”总体架构和多跨场景应用,实现了全领域、全地域、全范围、全流程的数字法治监督。

“发现你区临时用地未复垦线索3条,请进一步核查。”不久前,杭州市检察院检察技术处副处长徐衍将一批线索分析报告移交公益诉讼部门。根据线索情况,公益诉讼检察官排查发现区域内确实存在临时用地长期超范围占用、到期未复垦、符合条件未办延续手续等违法情形。

通过自主开发“益眼守望”卫星遥感地图比对系统,杭州市检察机关将近三年卫星影像叠加分析,筛查出连续占用土地超过三年的疑似非法用地地块,发现多处疑似地块影像图片显示为制砂场地。借助全域数字法治监督平台,杭州市检察机关向有关部门调取用地用途含“砂石”字样的临时用地审批资料,构建了“国土资源智护”数字化场景应用,监督促使相关职能部门恢复土地原貌。

依托全域数字法治监督平台建设试点,杭州市检察院注重盘活内部数据资源和攻克外部数据壁垒的“双管齐下”,积极争取党委、人大的支持,多部门的协作配合,在院内设立全域数字法治监督总数据仓,涵盖了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城管、市场监管、教育等20个部门77类信息,打破了信息壁垒,补足了监督盲点,织密了大数据法律监督巨网。

杭州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娟说:“我们最大的优势是不仅破除了数据壁垒,实现了数据共享,还做到了大数据的实时掌握,数据实时率可达93.7%。”

 

凝聚数据开放共识

 

在大数据改革背景下,针对被监督单位有顾虑、数据共享难的问题,杭州市检察机关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的监督理念,采用主动履职和监督纠正的“双轨制”运行评价模式,以刚柔并济的监督方式,形成监督联动、职能互补的综合优势和整体效应。

2021年,曾犯诈骗罪的执业医师胡某,在刑满释放后仍从事相关医疗工作。在“特定行业准入”数字化场景应用的“火眼金睛”下,胡某最终被注销执业医师证书并纳入黑名单。

“我们在办案中发现,医疗卫生、食品药品、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从业者中存在法律明确禁止准入的具有刑事犯罪前科的人员,给社会治理埋下了安全风险隐患。”余杭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陈斐说。

借助杭州市全域数字法治监督平台,余杭区检察院自主研发“特定行业准入”数字化场景应用,对医疗卫生、食品药品、道路运输、教育培训等民生公益领域的从业人员进行“红黄蓝”三色赋码管理,并在“浙里办”“浙政钉”等App内分别为个人入职者、企业用工者和行政监管部门提供从业查询赋码入口和用工核码验证入口,牢牢守住行业“进出口”。

截至2022年底,该系统已在全市范围内对300万余条人员数据进行智能监督分析,发现犯罪记录200余条。杭州市检察机关将问题线索移送相关行政机关后,主管部门对130余人作出注销资质等处理。

“为实现‘监督成本最低、监督效果最优’,我们重构了监督流程。”杭州市检察院检察技术处处长胡建斌说,检察机关通过各类数字化场景应用发现的问题线索,将先移交相关单位自行处置,在合理期限内未完成整改的,再启动监督程序,实现“柔性”的问题提示移交和“刚性”的监督手段相融合,推动外部监督问责向内部监督整改转变。


杭州全域数字法治监督平台


同时,全域数字法治监督平台的构建将监督主体、履职主体拉到一个平面,解决各监督单位在履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通过场景共同建设、共同应用,打通各家监督的“断头路”,促进共同解决治理难题,让各部门自我监督的内生动力与自觉性不断提升。

 

提升全域治理效能

 

“绝不能让这类虚假注册公司成为助长违法犯罪的温床!”在辖区内200余家无社保缴纳记录、无缴税记录、同一地址注册多家公司等虚假注册公司全都被列入重点管控名录之后,拱墅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们终于舒了一口气。

该院刑检部门在审查起诉一起诈骗案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大量注册虚假公司。行政检察部门初步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利用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信息不对称的漏洞,大肆注册虚假公司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拱墅区检察院数字业务骨干周昆依托全域数字法治监督平台和该类案件监督规则,通过大数据筛查,发现相关线索数百条。

随后,两级院联动构建了“空壳公司监督治理子场景”,最终督促相关部门注销营业执照29家、吊销营业执照289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846家,并将涉及刑事犯罪的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同时,检察机关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共建虚假注册公司协同治理信息共享、线索移送、交流会商和研判机制,实现执法司法的有序衔接。

全域数字法治监督平台在民生领域也大有作为。“检察官,他明明还在拿退休金,怎么就没有财产可执行了呢?”2021年4月,吴女士反映被执行人王某存在领取退休金未被执行的情况,经检察官核查并与当地法院协调后,成功执行王某扣除法定保障生活费外领取的退休金。

“面对大多数终本执行,债权人往往欲哭无泪,只能自认倒霉,像吴女士这样的情况不会是个案。”检察官第一时间想到了信息情报研判,将被执行人退休金与社保数据比对后,搭建了终本案件监督模型,在法院的配合下共筛查出相关线索1000余条,调取该类终本执行案件卷宗70余本,经梳理研判后建议法院恢复执行案件54件,全部被采纳。

全域数字法治监督平台的搭建,让杭州市检察机关发现了一大批监督线索,推动其开展了系统性、深层次的类案监督,更加深入、精准地发现了类案背后的社会治理隐患和难点堵点,推动了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大幅提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