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19年第八期
潮起正是扬帆时
——浙江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综述

2019-05-07 10:20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郏文纲 袁卫

今日浙江记者  郏文纲  袁卫


  春风传捷报,万物生光辉。今年一季度,浙江实现生产总值13084亿元,同比增长7.7%,交出了一份好于预期、好于全国、领跑东部的“三好成绩单”,顺利实现了一季度经济“开门红”。

  新年伊始,聚焦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全省掀起“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热潮;春节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学习会,传递坚持底线思维、主动应对困难风险挑战的坚强信心……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新期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着力抓好改革开放、三大攻坚战、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三件大事,突出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三方面工作,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325日,总投资120亿元的浙江氢谷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在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工建设。说起企业发展,公司董事长陈强信心满满:“浙江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我们有信心率先建成国内最早、最具影响力的氢能源汽车产业链基地。”

  今年一季度,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其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1.6%;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达到130.6131.1,出现了转折性提升,彰显省委、省政府稳增长政策的精准有效,全面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服务入心

  在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中,各地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创设服务载体、丰富服务形式、构建长效机制,聚焦企业发展难题出实招、聚焦群众“关键小事”用实劲、聚焦基层发展难题下实功,用一次次贴心的走访、一项项暖心的服务、一个个安心的举措,及时回应基层的诉求与期盼,有力地破解了发展难题、提振了发展信心、增创了发展优势。

  ——改革提效

  “最多跑一次”改革纵深推进,各地“网上办”“掌上办”“一证通办”渐成常态。截至3月底,全省适宜网办的事项98%实现网上办、31%实现掌上办,网上办结率38%。政府数字化转型“8+13”重大项目中的5个项目实现功能全上线,16个项目实现省市全贯通。

  “标准地”改革持续深入,并联审批、容缺受理、联合验收等服务走向标准化,浙江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效不断提升,赋码备案的一般企业投资项目“最多100天”实现率达到75.1%。一季度,省级以上平台新批工业用地100%实现“标准地”供地、省级以下平台新批工业用地总面积的70%以上实现“标准地”供地。

  “亩均论英雄”改革全面推广,资源要素差别化供给政策不断完善,亩均效益稳步提升。目前,浙江全面启动工业和服务业企业、高新区、经开区、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的亩均效益评价。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亩均增加值24.7万元,同比增长8.9%;亩均税收4.8万元,同比增长4%

  ——政策放利

  民营经济31条全面实施。全省11个设区市和23个省级部门已出台79项配套政策,全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11+N”的政策体系加快形成。今年一季度,浙江共减轻企业负担335亿元,其中,落实前四批减负政策措施为企业减负261亿元,落实今年新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和稳岗支持政策等措施为企业减负74亿元。

  “融资畅通工程”大力实施,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效能,融资总量和增量稳定增长,市场主体覆盖面明显扩大。一季度,全省新增各项贷款5258亿元,同比多增1545.7亿元。全省民营经济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分别新增1570.2亿元和1507.3亿元,分别为去年同期的2.3倍和1.9倍;制造业贷款新增530亿元,同比多增238亿元。

  “凤凰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一季度,全省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8家,其中境内4家。截至3月底,全省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43家,其中境内436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境内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33起,并购金额209亿元,并购次数和金额分列全国第四、第五位。积极推动优质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目前科创板正式受理浙江企业6家。

  今年一季度,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7.1%14.4%9.7%;其中民间投资增长达12.7%,占投资总额的65.5%

 

强化创新强省导向

加快实现动能转换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120日,一期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中国(杭州)5G创新园在未来科技城开园,11家机构和企业签订了105G产业项目协议。这个全国首个5G创新园,依托中国人工智能小镇、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高端创新平台,致力为全球5G产业链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产业服务。

  今年以来,浙江牢牢把握创新强省工作导向,大力实施“一强三高十联动”科技新政,使创新成为浙江发展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为高质量发展增创动能新优势。一季度,财政科技支出同比增长5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25.1%

  ——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表现抢眼

  数字产业化实现新突破。浙江深入实施重大科学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培育壮大数字经济领域企业、推进移动支付之省和城市大脑建设,打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一季度,浙江规模以上工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7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继续提高。

   产业数字化取得新进展。加快打造“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大力推进无人车间、无人工厂、数字园区建设,深入实施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并积极打造数字田园、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数字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不断深化。今年一季度,全省新增上云企业1.35万家,累计达30.29万家,主动上云、深度用云逐渐成为企业的共同选择;省级智能化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5亿元,数据赋能产业发展呈现新气象。

  ——新兴产业追风逐日

  浙江坚持在“先进”上下功夫,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高端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在“提质”上做文章,提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服务经济的效率和水平;坚持在“融合”上谋发展,大力推进三次产业、线上线下、虚拟与实体深度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产业附加值稳步提升。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16.3%,新产品产值率达34.5%,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传统产业蝶变重生

  浙江围绕产业链提升,聚焦重点、强化创新、精准发力,通过实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新建提升小微企业园、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举措,持续推进传统产业朝着数字化、绿色化、品质化、资本化、集群化方向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

  一季度,纺织等17个传统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9.1%,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呈现速度更稳、质量更高、动力更强良好态势。

  ——“两创”活力竞相迸发

  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通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优化创业创新平台、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等举措,形成了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源泉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一季度,全省新设企业10万多户,同比增长4.4%,其中民营企业9.3万户,新设个体工商户24万户。

 

统筹建设重大平台

持续推进城乡融合


5G远程驾驶亮相2019首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日前,共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浙江省“四大”建设专题推介会在北京举行,297个浙江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的合作项目,引起了50多家世界500强外企和10多家知名跨国公司,以及中国美国商会、北京浙江大学校友会等商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高度关注。

  今年以来,浙江主动参与国家规划纲要编制,高起点谋划设计项目载体,将“四大”建设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力建设长三角“金南翼”。

  ——做强“空间特征”

  近日,浙江印发实施大湾区建设十大标志性工程推进方案,标志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程、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工程、“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工程和金融港湾建设工程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引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大湾区标志性工程全面启动,为提升浙江湾区经济能级夯实了基础。

  目前,浙江按照环杭州湾经济区、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一环一带一通道”总布局,通过整合提升产业集聚区打造高能级平台、提升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推动湾区智慧交通网和物流网建设、加快推进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等举措,将浙江大湾区建设成全国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做美“普遍形态”

  今年2月,遂昌等10个县(市、区)被评为全省首批大花园典型示范建设单位,通过两年创建,经考核验收后,认定为“全省大花园建设典型示范县(市、区)”。另外有10个县(市、区)被列为大花园典型示范培育单位。

  今年以来,浙江开展“人人成园丁、处处成花园”行动,深入推进“四条诗路”核心景区建设,加快推进十大名山公园和十大海岛公园建设等举措,“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域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逐步形成。

  ——做通“发展轴线”

  近日,文成至泰顺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南浦溪特大桥完成首节钢拱肋吊装施工,这条计划在2020年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是我省大通道建设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文泰高速通车后,浙江陆域“县县通高速”目标将全面完成。

  今年以来,浙江围绕构建省域、市域、城区“三个1小时”交通圈目标,加快建设多元立体、无缝对接、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一季度,全省综合交通建设完成投资585亿元,同比增长42%

  ——做亮“发展极”

    221日,省发改委发布浙江大都市区建设的规划方案,提出大都市区建设的总目标: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金南翼。

  浙江把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建设作为全省“一体两翼”空间格局中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通过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打造现代化发展引领极。浙江提出,力争到2022年,四大都市区核心区GDP总量、常住人口总量分别达全省78%72%以上,各类人才总量超过1000万人。

 

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以大开放促高质量

 

   一季度,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6635.7亿元,同比增长6.8%,进出口增速在沿海主要外贸省市中列第一位。其中出口4914.7亿元,增长8.6%,出口占全国的份额为13%,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浙江坚持以“一带一路”为统领,加快建设开放强省,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以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来促进高质量发展。

  ——对外贸易亮点纷呈

  积极落实“外贸稳增长10条政策”,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出口订单管理系统、持续推进外贸主体三年培育计划、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和大力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等举措,支持企业有效应对贸易摩擦、积极开拓多元市场,实现了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

  一季度,浙江外贸呈现出三大亮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外贸增速较快,进出口总额2221.5亿元,增长10.5%,占全省外贸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出口产品结构继续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9.5%11.5%,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4.3%7%;民营企业主力军作用凸显,民营企业出口增长9.7%,对全省出口的增长贡献率达87.1%,占出口的比重为78.2%

  ——开放平台作用凸显

   积极争取自贸试验区赋权扩区,做好“自贸试验区+开放大平台”文章,新型贸易中心建设进度加快,自贸区、开发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开放平台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聚作用日益凸显。

  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加快建设。一季度,保税燃料油直供量87万吨、增长12.5%,跨境人民币结算增长4倍。12月,全省经济开发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151亿元,占全省47.1%。一季度,全省跨境网络零售出口163.3亿元,增长35.7%。一季度,“义新欧”班列共开行61列,发运标准箱4904个,同比增长8%

  ——引进外资实现突破

  今年以来,浙江通过实行外资重大项目“一企一策”,加快嘉兴、湖州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和台州、绍兴国际并购回归产业园建设,加大外商合法权益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举措,进一步加强利用外资工作,“高质量外资集聚地”日渐清晰。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浙江实际使用外资39.8亿美元,增长9.3%,高于全国5.6个百分点,呈现出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拉动强劲、来自发达国家投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等特点。

  ——对外投资稳中向好

  今年以来,浙江在引导企业把总部、研发设计和高端制造留在浙江的同时,引导企业把握产业转移规律,积极稳妥“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系列站和境外经贸合作区等建设。

  一季度,浙江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备案额33.4亿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22.7亿美元,增长21.1%。从投资主体看,制造业对外投资额24.7亿美元,占比达74%,牢牢占据主导地位;从投资地区看,一季度浙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长1.9倍,对非投资增长2倍。

 

打好“三大攻坚战”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宁波舟山港北二集司码头


  “重污染天数:零!”412日,浙江人的朋友圈被这样一条消息刷屏了。一季度,浙江设区城市和县级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为零,相比去年分别减少了12天次和16天次,环境质量改善“看得见、摸得着”。

  今年以来,浙江突出“协调”这一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始终坚持“共享”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稳步做好稳就业、促增收、解民忧、强基础各项工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三大攻坚战”势如破竹

  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今年以来,浙江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按照实体经济真实、有效需求,努力保持全省融资总量平稳增长;坚持以化解民营企业流动性风险为重点,建立金融风险“天罗地网”监测防控体系,金融风险防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3月末,全省不良贷款余额1196亿元,比年初下降12.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8%,比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比例为2.62%,比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均已降至全国各省中最低。

  低收入农户稳步增收。稳步实施低收入农户全面小康计划,在2018年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城乡同标达到7200元的基础上,预计今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将继续保持在10%以上。浙江高标准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工作,深化资金扶贫、产业扶贫、网络扶贫、就业扶贫。一季度拨付财政资金30.4亿元,并下达了第一批483个援川项目,扶贫协作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行动和中央环保督察、海洋督察意见整改工作,全力以赴攻坚七大标志性战役。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全省221个地表水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86.4%,同比上升7.7个百分点;11个设区市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0.9%、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微克/立方米。

  ——乡村振兴开启新程

  大力推进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以实施“五万工程”和农业“三名”工程为抓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抓手,进一步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目前,全省建立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库,总投资达7500亿元。

  持续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创新“飞地”园区模式,大力建设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和山海协作产业园,结对合作水平有效提升,陆海联动、山海统筹发展呈现新气象。一季度,全省新签山海协作项目87个,到位资金82亿元,25个山海协作园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

  ——民生质量持续提升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5元,同比增长9.2%,其中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8391元和10010元,分别增长8.7%9.5%,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841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1.67万人,同比增长8.4%3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继续处于较低水平。

  社会保障扩面提质。一季度,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技、社保就业、卫生计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八项民生支出合计1895亿元,增长24.7%,占财政支出的74.3%。到3月末,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096万人和5311万人,参保率分别为94.44%98.91%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站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新起点上,浙江喜不忘忧、好中知难,稳扎稳打、攻坚克难,奋勇行进在高质量发展前列。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