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0年第三,四期>直面危难 我们同在——社会各界抗“疫”记
“政府的服务,实打实”

2020-03-18 15:08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张文燕 宋依依

张文燕  宋依依

 

“来,靠近点,测下体温。”早上7点半,在浙江众成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门口,原来进出两个大通道被分割成四个小通道,每个口子上都有企业工作人员在给员工测体温并做好登记。“36.3度,正常,下一位。”

位于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这家公司主要从事聚烯烃热收缩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疫情当下,公司复工是否受影响?公司安环负责人顾丹跃介绍说:“在现阶段疫情还没解除危险前提下,公司一手严抓防疫工作,一手抓复工复产,两手都不能松。”截至2月24日,已有574名员工获批返岗复工,复工率超95%。

针对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2月5日,嘉善出台《嘉善县企业开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企业做到“必须制定疫情防控和复工方案”等“9个必须”。

严令之下,没有侥幸。企业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建了宣传教育、测温记录、检查督察、消毒杀菌等工作组,制定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方案,排摸员工底数,严把企业员工入口关,并储备好口罩、消毒液、测温计等各类防疫物资,做足准备。

2月12日,企业收到通知,可以正式复工。车间里,工人们戴着口罩和头套,每人间隔两到三米,在分切机旁边作业。“我们每天可以领两个口罩和一包消毒湿面巾,生产、就餐必须严格控制距离。”公司职工李辉说。生产期间,众成包装实行企业、员工闭环管理,食堂、宿舍等人员密集区定期进行卫生管理,织密疫情防控网,确保安全生产。

防疫措施到位了,企业生产才能迈开步子。在分切车间,12条生产线全部运转,各类性能膜产品不停地在生产线上“奔跑”。节后复工一个星期,订单纷至沓来。顾丹跃说:“这一星期收到的订单量,相当于往年一个月的量。”

高订单量的背后,是高含金量产品的“硬核”支撑。顾丹跃介绍:“像这款交联热收缩膜,主要用于高端电子产品的包装,是现在膜领域的‘行俏货’。我们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隐形冠军’,国内只有我们可以生产,其生产工艺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据悉,这款产品利润高于普通热收缩膜,产量已经占到公司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傲人的业绩离不开企业孜孜不倦的研发。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赢在领先、胜于双赢”的企业精神,注重研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加强研发平台建设,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截至目前,众成的研发团队已达到了80人,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以上,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近50项,产品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给订单配足马力,不仅分切车间,对折车间、制膜车间、印刷车间等车间都基本恢复生产。“分几步走,前期可以利用半成品生产的,如分切车间,我们第一时间开足产线;制膜车间等关键环节,按照订单倒排相应恢复生产线。”顾丹跃说。

政企同心,共渡难关。“目前我们产能跟去年同期比已经恢复了95%以上,政府指导和服务的功劳很大。”顾丹跃说。当前,嘉善县把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作为当前深化“三服务”的主要任务,发挥县镇两级党员领导干部作用,领导率团“专班化”包干,推出企业防控标准和“暖企16条”政策,主动出击、驻点招人,包飞机、包大巴接员工返岗。

“按照‘暖企16条’,我们企业可以享受300多万元社保优惠,税收方面也有优惠政策。另外,我们公司20名员工还享受到了返岗补助。”顾丹跃说,“政府的服务,实打实!”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