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
打造长三角科技人才热土

2024-12-31 15:33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金佳杰

金佳杰

 

  2024年落地优质科技人才项目75个,数量较往期同比增长264.2%;落地博士级以上科技人才项目46个,亿元以上科技人才项目6个,实现当年引进、当年落地升规企业3家,完成市级以上科技立项、省级新材料首批次等项目8个,项目“含才量”“含金量”“含新量”均创历史新高……一个个亮眼数据,彰显了湖州市南浔区打造“航母”级飞地集群、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大力建设科创平台取得的累累硕果。

 

长三角高层次人才科创基地


一块“飞地”借梯登高

  

  这段时间,浙江空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李山和他的团队非常忙碌,一边要跑南浔园区,争取企业在浔投资的超精密球面智能加工中心、检测仪器及产业化项目尽快投产,一边对接南浔(青浦)人才科创中心,为企业新型产品研发做准备。

  这支科创团队为什么会选择南浔?李山的答案是,在南浔区创业,既能获取上海的人才和科研资源,又能获得当地的科创基金扶持,加快落地新的生产基地。“南浔位于长三角中心腹地,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良好,对落地的项目给予科创基金扶持,解决了创业期的融资难题。同时,西北工业大学在上海建了校友会,有很多校友在上海。沪苏湖高铁通车后,链接上海资源、拓展上海客户也更加方便了。”李山说。

  南浔(青浦)人才科创中心位于上海市青浦绿地中心。125公里是南浔区到上海的物理距离,而南浔(青浦)人才科创中心的设立早已将两地科创产业和人才发展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目前,共有50余家企业入驻南浔(青浦)人才科创中心,中心产业定位以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泛半导体、高端装备等为主,与南浔的产业发展导向十分契合。自2022年启用以来,这块科创飞地已然成为南浔“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

  像这样的科创飞地,南浔区总共有5个。除了青浦,还有南浔(松江)人才科创中心、南浔(深圳)人才科创中心、南浔金融科技中心和南浔(水院)人才科创中心,落地科技人才项目超130个。“我们通过建立科创飞地人才互认机制、项目导入机制、闭环服务机制,实现在上海孵化项目、在南浔落户产业的新模式,跨空间打通聚才渠道。”南浔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3年底,在浙江省科技厅公布的首批省级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揭榜挂帅”改革试点名单中,南浔区榜上有名,是湖州市唯一入选的县区。2024年,南浔区高质量打造科创飞地收获浙江省人才工作创新“优秀案例奖”,成为可推广、可借鉴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案例。

 

一片产业加速发展

 

  接轨上海,是长三角不少城市的发展战略。但南浔区深知打铁还须自身硬,只有依靠城市能级、产业配套等因素叠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集聚效应”,避免“虹吸效应”。

  “我们锚定产业提升,围绕产业链建设精心布局,配套创新链,最终构建人才链赋能发展。”南浔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振兴区域经济,关键在产业发展。锚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的未来产业,南浔区系统构建了“1+4”未来产业体系,其中“1”指光电显示产业,“4”则是未来能源、前沿新材料、合成生物和人工智能4大产业。

  聚焦这些未来产业新赛道,南浔区剑指“万亩千亿”,吹响向“新”进军的号角。近年来,南浔区围绕光电及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产业,全力打造万亩平台、构筑千亿集群。总投资约90亿元的浙江莱宝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微腔电子纸显示器件项目建设正酣,为南浔区光电及半导体产业链再添重要一环。以莱宝高科为代表的“链主型”项目,将进一步填补全省在新型显示产业领域的空白,引领南浔“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发展。

  这也是南浔的产业培育特色之处,即通过培育和招引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龙头链主企业和高能级研究院,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共同推进产业补链、延链、强链,走出一条集群化发展道路。

  眼下,南浔“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如火如荼。随着莱宝微腔电子纸显示器件(MED)项目、赛腾高端半导体、新能源及消费电子智能装备生产基地等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相继落地,纵向成链、横向成群的光电显示产业新矩阵加速成形。

 

一套机制高效运转

 

  2024年以来,南浔区迭代区科技人才项目引育服务中心运作机制,统筹7个部门21项职能,形成“人才办牵头+引服中心调度+人才集团招引+职能部门联动”的高效运转体系,实现预算编制、资金使用、人员调配全面共通。

  “县域发展通常受资金、平台、人才等要素制约较大,灵活调配空间不足,为此必须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全面加强资源统筹。”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2024年初,南浔区印发《2024年南浔区科技人才“双百双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对招引科技人才企业、青年创业团队和技术产业工人提出新目标——引进百家人才科创企业、百个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和万名大学生、万名技术产业工人。

  立下“双百双万”目标的背后,是南浔区更为开阔的产业观与人才观:要进一步提高南浔全域的创新密度、力度和深度,为未来创新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为纳入更多的创新企业和项目,南浔区委组织部牵头排摸全区科创园区底数,系统规划长三角未来食品、长三角涉化半导体等专业园区11个、总面积超108万平方米,明确重点项目、腾退项目、闲置空间“三张清单”,统一运营管理,重点面向长三角区域实施“筑巢引凤”招才。2024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地区来浔投资的科技人才项目就达到49个。

  除了人才创业平台,南浔区还全力提速青年成长平台建设。实施青年入乡发展培育计划,打造“1+3+N”的青创空间格局,建成“和孚云朵农场—含山未来合创谷—窑里青在空间”等青创示范带2条,获评市级青创空间2家。在青创项目招引上,健全区镇联动、招商招才并进的青创项目招引体系,围绕科创、乡创、数创等六大领域联片结对、协同招引,涌现出了虹绯文化、稻也露营、金迈驰科技等一批标杆性项目。

  在招引和服务创新创业项目方面,南浔区在全省率先成立首个区县级人才集团,又在湖州市率先取得全金融牌照,在市场化引才上走在前列,通过不断完善基金管理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依托多元化投资模式和广泛的社会资本合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