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5年第十六期>青绿之歌
奋力开辟“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新境界

2025-08-31 16:57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陈浩

中共湖州市委书记  陈 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湖州发源、塑造浙江、改变中国、影响世界,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光芒和实践伟力。20年来,湖州市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省委赋予湖州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目标定位,走出了一条逐绿前行、因绿而兴、绿满金生、以绿惠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湖州市


奋力扛起政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嘱咐湖州要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走下去。湖州全市上下心怀感恩,奋力扛起政治担当,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市党代会报告主题,确立生态文明立市战略,感悟思想真谛、淬炼政治忠诚,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为新起点,我们将积极探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地方实践的新路径、新举措、新模式,努力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典范。

重塑体系强领导、抓统筹。明确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责任人,率先创设“生态日”“生态委”“生态办”“生态法”“生态鼎”体系化打法,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一委一办六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优势,健全生态文明体系的“四梁八柱”,一体赋能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推动取得更大进展、形成更多成果。

深化实践聚共识、增合力。推进全民绿色大行动,连续10年举办生态文明群众性活动,评选“二十人”“二十事”“二十例”,进一步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为抓手,加快形成人人、事事、时时践行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奋力扛起发展担当


湖州市深刻把握生态与经济的辩证统一关系,奋力扛起发展担当,统筹推进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聚力提升含金量,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年间全市GDP增长5.6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倍。我们将加快推进生产绿色转型,迭代打造“1366”湖州特色现代化产业,提升绿色智造水平,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

聚力提升含绿量,扎实推进五轮“811”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行动,迭代实施“2456+节能减排”项目准入标准,累计拒绝760多个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48%,湖州入太湖水质连续17年在Ⅲ类及以上,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市区县全覆盖的地市。我们将以深化绿色低碳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重点在生态环境治理、碳双控制度建设、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等方面扬长补短、打造模式。

聚力提升含新量,坚持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0.82%提高到3.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提升至69.3%。可持续发展指数居全国11个创新示范区首位,地理信息等一批新兴产业无中生有、集聚成势。我们将承接落实加快建设创新浙江部署,做深做透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不断赢得发展先机、把握发展主动。


奋力扛起共富担当


紧扣落实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任务,湖州要加快打造绿色共富样本,把绿水青山变成群众的幸福靠山。

深化“千万工程”,持续缩小“三大差距”,以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一体打造青年入乡发展、片区组团等五大绿色共富模式,去年湖州市城乡收入倍差缩小至1.5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列全国第17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依托绿色发展、城乡均衡两大比较优势,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全域打造和美乡村,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发展美丽经济,以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推动强村富民,休闲旅游、村咖民宿、户外露营、数字游民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两山合作社”释放的红利效应不断扩大,撬动社会投资近200亿元、村集体增收1.6亿元。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拓展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以竹代X”等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做大美丽经济的“蛋糕”,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老百姓的幸福靠山。

提升幸福指数,每年把新增财力2/3以上用于民生,抓实公共服务“七优享”,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改善人居环境,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圈”,连续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下一步,我们将更加重视投资于人,健全完善人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努力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推出办好“口袋公园”“共享书吧”等更多民生实事。


奋力扛起改革担当


湖州市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奋力扛起改革担当,勇当绿色低碳发展探路者,在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上示范引领。

打造制度硬支撑。坚持立法、标准、体制、数智、文化一体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定出台《湖州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促进条例》,形成1部龙头法规引领、N部专项法规配套的“1+N”法规体系,发布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标准130余项,成为全国唯一国家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接下来,将围绕青年入乡发展、白茶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重点领域探索制定地方性法规、标准,进一步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支撑,努力成为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典范。

打造改革试验田。获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等一批重要国家试点,首创“工业碳效码”“生态身份证”“铅蛋回收”等数字化集成场景应用,河湖长制、绿色金融、竹林碳汇、生态警务等改革经验全国推广。接下来,将坚持案例就是路径,围绕发展需求和民生关切,持续深化环境治理、低碳转型、绿色金融、生态价值实现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改革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打造传播新高地。建设全球唯一的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建好生态文明国际传播中心、国际知识中心绿色发展国际研究交流(湖州)基地,承办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世界乡村旅游大会等国际性会议活动,受邀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联合国环境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作案例分享,向世界讲好美丽中国的“湖州故事”。接下来,将加快争取全国绿色发展先行地重大载体,探索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新机制新模式,构建多渠道、立体式的对外传播格局,持续扩大示范效应,努力成为向世界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