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19年第十八期>最美奋斗者
鲍新民 “两山”之路勇向前

2019-10-22 10:23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杨晨

今日浙江记者 杨晨

 

走进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山青竹翠、天蓝气净,清澈的溪流从村中穿过,宛若桃源。很难想象,就在10多年前,这里曾因开采石矿,山体满目疮痍,长年烟尘漫天,溪水污浊不堪。

余村巨变,离不开村党支部老书记鲍新民。他带领村民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的嘱托,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探索走出了一条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发展新路,让余村成为全国瞩目的“明星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全国典范。

鲍新民本人,也因此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者”荣获“改革先锋”;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前夕,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鲍新民生于1956年,曾任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主任、村委委员、村党支部书记、镇政府农办干部,现已退休。“我是大搞‘采石经济’的亲历者。” 鲍新民说。

改革开放初期,余村出现了不少村办企业。山里优质的石灰岩成了最好的资源,矿山开采厂、水泥厂、化工厂……家家户户不用再守着几分田过日子,村民吃上了“石头饭”,不论是在矿区上班还是跑运输,一个月都能领上1000多元的工资。

“和周边村相比,我们富得流油,家里早早就置办了电视机、电冰箱这些大家电,不少赶时髦的年轻人还骑上了摩托车。”鲍新民回忆说,石矿成了村民的“金饭碗”,村集体年收入高达300万元,成了全县闻名的“首富村”。

然而,“石头经济”注定不可持续。青山看不见了,竹笋变小了,连千百年的银杏树也不结果了。

2003年7月,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一条正式提出。建设“绿色浙江”的决策,迅速传达到浙江各地。

“我们决定按照这一思路重新考虑村里的发展,提出关停矿山,还一片绿水青山。”鲍新民回忆说,当年,大部分村民不赞成这一想法,质疑声更是不断:关停容易,大家去哪里挣钱,村集体收入又从哪里来?

信念坚定方能破旧立新。那时,几乎每天都有村民围堵在鲍新民的办公室门口找他“算账”。村民们怨气大,鲍新民先把自家的拖拉机给卖了,“革”了自己的“命”,然后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统一思想。终于,在2003年,余村村委班子郑重宣布:全面关停村里的矿山和矿企,对矿山进行复绿复垦。

两年时间,村里一座水泥厂、三个矿山全部关停。虽然这让大半村民丢了工作,但是村民们惊喜地发现,采矿的炮声消停后,山又变绿了,溪水也变清了,竹笋的味道也变好了。

 

“金山银山”的探路人

  

回忆起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余村调研时的场景,鲍新民激动得直了直身子:“当时,我讲了我们村里的发展情况,习书记评价我们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还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听到习书记这么说,我像吃了颗定心丸。”

事实上,关停村里矿山和矿企的第一年,村集体经济就从300万元骤降至21万元,村里仅靠出租厂房的租金来维持支出,有时候连村干部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原来在矿企上班的村民也下岗了。

习近平的话不仅坚定了鲍新民改革的决心,也为小山村指明了崭新的发展方向——走绿色生态发展的道路,建设“美丽乡村”。

余村人在悉心呵护绿水青山、提升村庄环境的基础上,坚持立足长远、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把全村分为生态工业区、生态旅游区和生态观光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同时,还兴办了不少集体企业,鼓励村民开办竹凉席、转椅等家庭作坊。

挤出所剩不多的集体资金修复冷水洞水库;拆除溪边所有违章建筑;改造老厂房、旧农居,率先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10多年来,余村没少“折腾”,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村庄的面貌日新月异。

如今的余村,已成为全国美丽乡村首发地。“一是农业观光,主要是住的、吃的和看的;第二是山林,通过‘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等一系列举措,着重发展休闲经济和旅游;三是村庄改造,老百姓住房漂亮了,生活质量提高了,还可以发展农家乐。”鲍新民说。

余村完成了全县首批“农家乐服务中心”接待点建设,全村现有3个旅游景区、40多家农家乐和民宿。去年,余村旅游业井喷式增长,参观者和游客达8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44688元,村集体资产达到6500万元。余村还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当年关闭矿山时,鲍新民曾向村民承诺“今后一定能有比现在更加好的日子”。如今,他兑现了承诺,带领全村走上了一条“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康庄大道。

 

“两山”理念的宣讲员

  

“我文化水平不高,普通话也不标准,但我敢肯定:你们看到的余村,比我讲的余村还要好!”1月15日,在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联合主办的“改革先锋进校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专场活动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者”鲍新民,和师生们分享了安吉余村的“变身”故事,鼓励年轻人勇做伟大改革事业的接力者。

退休后,只要有空,这样的宣讲鲍新民都会参与。闲不住的他还自愿担任起“两山”理念的义务宣讲员,让全国各地到余村参观学习的考察团、党组织、学生团队了解余村的前世今生,让更多人懂得只有守护“绿水青山”,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据统计,仅2018年年初至今年7月底,赴余村学习的人就达到1.8万多批80余万人。“现在山也青了,水也绿了,来余村的游客,最喜欢去看的就是千年银杏树,百岁娃娃鱼。”“这条路,余村算是走对了!”鲍新民兴奋地说。

如今,鲍新民一有空就去竹林间巡查,弯腰锄锄草,看看林下种的200多种中药材。此前,他被邀请加入镇集体所属的天林合作社,成为一名林业管理员。目前,“天林”已流转余村6000多亩山林,发展林下经济500多亩。鲍新民主动为合作社对接项目,为余村竹林经济增效。

过去的13年时间里,在鲍新民的感染下,历届村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开辟余村绿色发展的新境界。2015年,他们再次下定决心,关停存在污染隐患的工业企业和家庭作坊。这一次,余村人再也不纠结了,绿色发展理念早已根植于他们的内心。

今年初,鲍新民重新装修了家里的房子,他和子女商定,要将它改造成高端民宿。“大家看到我这样做,很多人也会跟进发展民宿,可以带动更多人一起来做。”尽管不再是村干部,但对余村的发展,鲍新民始终关心。

鲍新民认为,今后的余村,休闲、旅游、经济这三块要并进。“现在是发展刚刚开始起步的时候,我们继续努力,老百姓的生活一定会更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