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打磨“升级版” |
|||
|
|||
今日浙江记者 叶慧 今年初,浙江省对省市县三级民生实事进行梳理后显示:改造老旧小区,成为当前老百姓的热切期盼。 6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杭州考察社区时指出,改造老旧小区、发展社区服务,不仅是民生工程,也可成为培育国内市场拓展内需的重要抓手,要做好这篇大文章。 顺应群众期盼,在杭州、宁波先行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浙江面向全省启动老旧小区改造行动,投入资金有机更新,引导居民深度参与,让老旧小区“推窗见绿、开门见花、居住舒适”。
改造各具特色 改造后的宁波江北区茗雅苑小区
老旧小区,通常是指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区,正日益显现出“街老、房老、设施老、生活环境差”的状况。 今年5月,浙江启动全省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库建设,将在10月底前编制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和年度实施计划。据初步调查,全省符合前期中央资金补助要求口径、且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的待改造老旧小区就有4707个,涉及138.86万户、5.17万幢楼房、建筑面积1.17亿平方米。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老旧小区改造内容主要分三大类:一是保基本的配套设施,包括水、电、气、路等;二是提升类的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活动场地、配建停车场、物业用房等;三是完善公共服务类的设施,提供养老、托幼、医疗、助餐、保洁等服务。 聚焦这三类功能改造,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功能后景观”的改造原则,浙江各地分类施策,在改造定位上突出微改造,优先解决影响小区居住功能的问题,并视小区空间和群众意愿,开展加装电梯、海绵设施、特色风貌打造等个性化改造,创造了很多经验和做法。 杭州市拱墅区和睦新村根据小区三分之二以上居民是老年人的情况,把改造重点放在养老服务设施上,通过改造闲置低效车库、置换社区配套用房等形式,让养老空间从无到有,从散到聚。老人在社区不仅享受文化娱乐、康复理疗等服务,还能“个性点单”,享受助餐、助浴、心理咨询等特殊照料。据悉,拱墅区将在明年底前完成91个老旧小区的养老空间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居民诉求各有不同。宁波市镇海区制定“菜单式”改造方案,预设了60项菜单、4个套餐,对小区亟需提升的管网、道路、停车场、物业用房以及涉及居住安全的硬件设施,全面兜底;对电梯加装、个性风貌等改造内容,则让居民个性化选择,愿改尽改。 1983年建成的嘉兴市南湖区新嘉街道百花新村,曾是易涝小区。南湖区植入“海绵城市”理念,通过建设透水式路面、植草浅沟等,提升小区排水防涝能力,并在小区内新建一处一体化污水泵站,彻底解决暴雨时污水满溢问题。居民罗阿姨说:“前不久,超强台风‘利奇马’过境,百花新村经受考验,不积水了!”
居民深度参与 拱墅区米市巷街道大塘巷社区居民商讨小区改造方案
老旧小区改造,居民满意是最高评价。浙江各地坚持“政府引领、居民是主体,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原则,小区改造充分征求社区居民意见,让居民全程参与规划设计、改造建设和后期管理监督。 “构树的果子掉下来老砸头上,造两个伞亭不错。”“摇椅放在这里比较好,能挡住车子。”……你一言我一语,你一笔我一画,今年7月初,拱墅区米市巷街道大塘新村的居民自己动手,画出了5个改造区域和1个道路导航图纸,交给设计公司。设计师根据图纸进行细节设计和实地尺寸测量,再画出专业设计图纸。 从老物件镶嵌彩绘、纸水泥浮雕,到树怎么种、花怎么栽,社区居民成为大塘新村改造的主导者,甚至在施工阶段,大家都想参与,共同营造美好家园。 平湖市当湖街道园丁新村被列入改造项目后,居民通过投票选举,成立红色业主委员会,发挥党员业主的作用,带动居民参与小区改造建设和后期监督,做到“自治共管”。 在资金筹措方面,宁波市制定出台《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计了“共同缔造”绩效评价机制,即小区居民出资占核定总投资的比例超过10%时,每增加1%,市级资金补助比例增加1%,最高增加10%;不到10%时,每减少1%,市级资金补助比例减少1%,引导居民出资参与小区改造。 小区美化,三分建,七分管。为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缺位问题,杭州加大财政对老旧小区准物业的补贴力度,引进市场化运作的物业公司开展小区维护保养。同时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小区日常管理事务,成立居民代表会议,确定小区管理模式、管理规约及居民议事规则,搭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治理框架,推动党建引领下的老旧小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
细节精心打磨
与早些年老旧小区改造只是修墙、防漏、种花草树木不同,这一轮改造不仅在面子上做提升,更是在里子上下功夫,内外兼修,让小区越变越美。 为防止重复施工,浙江各地在改造老旧小区之前,普遍定下规矩:单个小区改造只进场大型施工1次,将水电气、污水、通信管网覆盖到一张蓝图上,做到一次开挖、同步施工,建设改造一次性实施到位,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施工细心周到的同时,各地还从细节入手,精心打磨,打造示范社区样板。 宁波市北仑区对太河盛景小区进行微改造,制定方案之初多次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居民的差异化需求。根据群众 “点菜”,在中央花园增设了休闲石桌、石凳,修补了路面,统一粉刷了储藏室大门。此外,增设晾衣竿、翻新小区大门、安装栅栏、修剪樟树……只要是居民、住户的合理诉求,都尽量满足。 杭州市上城区南班巷小区在改造中,腾挪出停车位的同时,还贴心打造一条300米长的环形慢步道,满足小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在家门口慢步健身的需要。300米绿道不长,但铺就的是百姓美好生活的未来。 今年以来,萧山区给40个老旧小区安装视频监控、车辆识别、人脸识别、智能门禁、智慧消防等系统,“对症下药”治理老旧小区人员混杂、火灾隐患多、人车合流等问题,让老旧小区变得聪明起来。 刷脸进出、一键呼叫、火情预警、高空抛物实时监管、电动车充电异常自动断电保护、保安巡逻电子签到…… “27岁”的萧山城厢街道陈公桥社区经过改造,成为“智安小区”,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安全。 让陈公桥社区居民感到安全感十足的,还有一套环绕小区安装的电子围栏系统。这套系统具备“高压低流”的特点,一旦有人翻越,系统就会因短路自动报警。 根据《萧山区推进安置(住宅)小区智慧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全区老旧小区都将纳入“智慧化”建设和改造范畴,全面提升智能防控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