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
|||
|
|||
今日浙江记者 袁 卫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任务,关系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否能够取得决胜,是必须攻下来的“腊子口”、必须翻越的“火焰山”。 多年来,浙江省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八八战略”为引领,不断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敏锐性,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强化政治责任,提高防控能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结合实际、精准施策,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重要窗口”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义乌临江社区智慧应急安全站
用发展的办法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八八战略”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运用底线思维这一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增强忧患意识,正视矛盾问题,明确底线目标,采取防范措施,切实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 这些年来,浙江始终沿着习近平同志指引的方向,用发展的办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用“八八战略”蕴含的优势论、系统论、“两点论”分析问题,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规律性认识,不断完善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思路、路径、办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历届浙江省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深刻认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秉持底线思维,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2019年,省委召开十四届五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意见》,随后出台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点任务责任分工》,由省委常委领衔和牵头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建立任务明确、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 聚焦新目标、新任务,省委提出,立足浙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深入总结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两手硬、两战赢”的做法启示,努力成为全面展示新形势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科学机制的重要窗口。2020年9月10日,省委书记袁家军在出席省委党校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时强调,全省上下认真思考和回答的“10大新课题”,其中第7项就是“面对各种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隐患”。 2020年底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把“风险防控”列为全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之一,提出了改革突破争先、服务提质争先、风险防控争先“三个争先”的要求。 今年6月10日至11日召开的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议,系统研究部署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强调“要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使示范区建设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协调,不断形成推动共同富裕的阶段性标志性成果”。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主体责任、领导责任、属地责任,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中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以人民为中心 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浙江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激发群众防风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筑起了抵御各类风险的铜墙铁壁。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浙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控工作摆在压倒一切的位置: 1月17日,浙江发现第一例观察病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工作;1月21日,省委、省政府成立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1月23日,在全国率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实施疫情防控“十个最”举措,坚决阻断第一波传染源……在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下,全省上下迅速行动精准发力,打响了防范化解新冠肺炎疫情重大风险的人民战争。 面对防疫物资紧缺的难题,浙江坚持自主生产、外部采购、接受捐赠三管齐下,省内口罩日产量由疫情之初的15.5万只,在两周内突破1000万只;面对危重症患者救治难度大、医疗成本高的难题,浙江坚持生命至上,制定“一对一”的救治方案,不计成本全力组织救治;面对生活物资保障的难题,浙江全面落实“米袋子”“菜篮子”等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工作,保持了市场总体平稳,农贸市场、团餐供应等重点场所开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面对企业经营发展难题,浙江密集出台惠企助企政策、持续加码减税降费力度、不断加大帮扶力度,着力破解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开工难、招工难、产业链联动难、物流运输难、医护用品保障难、资金周转难、保外贸订单难等突出问题……正是因为有这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浙江实现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两手硬,两战赢”。 洪涝灾害多地发生,经济发展备受冲击,外部环境风高浪急……近年来,面对纷至沓来的风险挑战,浙江始终始终坚持知民心、顺民意、汇民智、解民忧、聚民力,构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守住了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坚强底线。
把抓基层、打基础 作为重中之重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年来,浙江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大平安”理念不动摇,不断总结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G20杭州峰会安保经验等,不断深化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持续推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城市社区、农村、企业等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坚决稳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基层阵地。 “一四一”,是“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代称,也是浙江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整体架构。 从2014年率先上线浙江政务服务网,到2015年率先提出“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再到2016年全面推进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浙江演绎了大数据时代打造“智慧治理”标杆省的加速度。历经多年深耕,一张以信息系统为主脉、指挥体系为枢纽、全科网格为底座的基层治理网络在钱江两岸高效运转。随着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功能性平台不断迭代升级,“一四一”触角更深广、反应更敏锐,有力撬动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有效推动省域治理向整体智治迈进。 2020年,全省县级矛调中心接待群众134.9万次,受理矛盾纠纷66.2万件,化解成功率94.9%;全省划分6.1万个网格,配备网格员33万余名,平安志愿者队伍35万余支、230余万人,风险防控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的基础更实,力量更强;8个设区市、69个县(市、区)获“平安金鼎”,3个设区市、42个县(市、区)获“一星平安金鼎”,风险闭环管控的大平安格局初步形成。 2020年,全省刑事案件、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分别比2015年下降63.7%和72.2%,连续18年保持全国禁毒重点整治“零发生”,在全国率先实现社会面病残涉毒人员全收全控,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7.25%,成为全国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浙江提出,以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从理念方法、目标定位、工作体系、运行机制、手段工具等方面推动平安浙江建设迈向现代化,推动实现维稳保平安向法治创平安、静态平安向动态平安、一时一域平安向全程全域平安的根本性转变,一体协同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法治中国示范区,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保驾护航、增光添彩。 把健全体制机制 作为固本之策
近年来,浙江坚持把体制机制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固本之策,不断健全完善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抓早抓小抓苗头”,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在“线上”进行舆情研判,提出发布建议;从“线下”调查受影响群众和相关部门意见和诉求,降低不稳定因素,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安全稳定收益……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是浙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机制中的重要内容。 自2006年起,浙江探索建立社会风险评估机制,2012年制定实施办法全面推进,2015年成为地方政府规章,2017年首次写入地方性法规,2019年重修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将社会风险评估作为实施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必经程序和刚性“门槛”,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从2012年至今,全省评估重大事项5万余件,经评估的重大决策均平稳落地,其中部分中高风险事项被建议暂缓、中止或取消。 作为市场经济大省,浙江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具有鲜明的市场特色。全省首家省级社会风险评估企业——浙江创安风险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从主管部门负责到引入第三方参与,社会风险评估提升了专业性,也推动机制走向成熟。2019年12月,省社会风险评估促进会成立,第三方社会风险评估构建起“市场监管+行业自治”双向管理模式,通过行业自治充分调动市场活力。截至目前,全省登记在册的第三方社会风险评估机构已有300余家。 从个别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起步,浙江已把社会风险评估拓展到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众活动等方方面面。 覆盖全省各领域各方面的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加快建立,风险识别、预警、监测机制不断完善;省市县协同、部门间协作、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稳步构建,风险防控协同机制不断健全,防控合力不断增强……在浙江,日益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支撑,正在护航“重要窗口”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把党员干部担当有为 作为关键所在
近年来,浙江坚持把党员干部担当有为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所在,推动党员干部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担起来,不断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敏锐性和鉴别力,锻造一支站得出、冲得上、顶得住的党员干部队伍,让“关键少数”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发挥关键作用。 求真务实抓学习。省委召开省级领导干部会议、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省委全会等形式,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精神。组织全省所有市、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召开为期两天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培训班,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 争先创优强本领。浙江注重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当机立断、果断处置;要求党员干部结合数字化改革和“三服务”活动等,奔着问题去、对准困难攻,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锤炼预见风险、防范风险、化解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风险洞察力、研判力、管控力。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干部就是一座标杆。在各种风险挑战面前,浙江党员干部在一场又一场防范化解风险的攻坚战中经受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浙江省委科学指挥、沉着应对,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快速反应,有效减少了台风侵袭、洪水肆虐、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工程,防灾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面对经济领域的不稳定因素,浙江党员干部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实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严密防范民营大企业流动性、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企业“两链”等各类风险,坚决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面对量多面广的各类风险点,党员干部完善监管、加强排查整治,用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手段处置火灾、交通、食品药品、环境污染等公共安全事故,确保了全省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浙江主动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去深入谋划、全面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展现应有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