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和东西协作的浙江力量 |
|||
|
|||
今日浙江记者 叶 慧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浙江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区以来,开启了浙江对口支援和东西协作的大幕。到今年5月底,帮扶和支援的地方涉及西藏、新疆、青海、四川、贵州、湖北等8省区的31个地市州,结下了跨越山海的深厚情谊,共绘了先富帮后富的壮阔画卷。 “脱贫攻坚,全国一盘棋;全面小康,决胜在合力。”2018年,党中央一声号令,浙江尽“浙”所能,高质量开展各项对口工作任务。三年脱贫攻坚战,在省际交叉考核中连续获得“好”的等次,位居全国前列,展现了浙江“重要窗口”的政治担当。 温州市援建的青海格尔木市城市书房
高站位持续做好对口工作
深化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浙江省委始终将这项工作作为政治责任、分内之事、应尽使命,高站位、大力度、深层次推进对口帮扶地区脱贫攻坚、走向富裕。 省委书记袁家军多次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使命担当,聚决战决胜之力、下精准务实之功,把我省对口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高质量完成对口工作任务。 多年来,浙江每年召开对口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经常听取对口工作情况汇报。省委书记、省长亲自谋划、靠前指挥,省市党政领导每年到对口地区考察对接,与对口地区定期召开高层联席会议。 今年6月10日召开的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系统研究部署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这个谋划浙江未来发展蓝图的会议上,浙江坚决把对口工作当“自家的事”来抓,明确提出打造对口工作升级版,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长期全面精准开展与西藏、新疆等地对口支援,帮助对口地区的群众共同富裕。 今年6月,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工作启动。按照“一省对一省”的原则,浙江省结对帮扶四川省,在原先结对40个县的基础上,新增加28个县,共结对四川12个市(州)的68个县。 响应中央号令,6月17日至18日,省委书记袁家军马不停地率团赴四川考察,对接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交流合作相关工作,提出打造浙川东西部协作产业合作、数字化转型、消费帮扶、文化交流、援派铁军等五张“金名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山海相携,情义和鸣。三年来,浙江在四川、贵州、湖北、吉林4省80个县累计投入脱贫攻坚财政帮扶资金10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835个,选派222名党政干部和8142名专技人才挂职,引导1559家企业在对口地区投资867.29亿元,倾情助力脱贫攻坚。 千里携手,情深谊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在新疆阿克苏地区、西藏那曲市、青海海西州共投入援助资金191.5亿元,实施项目3321个。2019年底,我省对口支援的13个国家级贫困县提前一年实现全部脱贫摘帽。
擦亮对口协作浙江品牌
阳春三月,贵州省普安县屯上村2000亩“白叶一号”茶园基地,彝族姑娘们将一片片鲜嫩的茶叶放入茶篓内。她们说,这是来自浙江安吉的“扶贫苗”,去年已经卖出好价钱,成为村民的“摇钱树”。 响应东西部扶贫协作号召,2018年4月,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村民主动捐赠150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帮助西部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屯上村就是其中的扶贫点。作为普安县的对口协作区,宁波市镇海区投入财政帮扶资金800万元,改造提升茶园设施和茶农培训,直接带动7794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同时,还引进浙茶集团投资近3亿元在普安建设茶产业园,深度开发茶系列产品,提升普安茶产业产值。 “扶上马、送一程”。自2018年承担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任务以来,浙江11个设区市和有关县(市、区)以走在前列、尽锐出战的姿态和担当,结合对口协作地的特色所需,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社会扶贫、消费扶贫、智力帮扶等领域建模式、出亮点,打响对口协作的浙江品牌,帮助4省15个市(州)的80个县脱贫摘帽,减贫人口360万。 基层党建主动引领社会扶贫。浙江一大批基层党组织积极参与扶贫协作:湖州市中味集团党支部免费向对口地区传授榨菜制作技艺;缙云县五羊湾村党支部向对口地区赠送“扶贫”茭白;吉利集团党支部开展“吉时雨”精准扶贫计划,投入4亿多元帮扶1.2万户贫困家庭;传化集团资助2亿元援建1000所“安心卫生室”,改善对口地区的卫生医疗条件。 浙商群体深度参与产业帮扶。三年来,浙江共组织1559家浙商企业到对口帮扶地区投资兴业,带动31万贫困人口增收。同时,做大做强对口地区扶贫协作产业园,创新“飞地”产业园,“海盐—屏山纺织产业协作示范园”“南浔—广安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浙江—乐山扶贫协作产业园”“北仑—汪清产业孵化园”等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发挥市场优势助力消费扶贫。充分发挥电商优势,组织淘宝、网易等知名电商推荐对口地区特色农产品,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参与消费扶贫,将流量转化为销货订单,助力脱贫攻坚。2020年浙系主要电商销售对口地区农特产品达250亿元。在线下,省商务厅举办消费扶贫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社区,组织湖北、四川、吉林扶贫产品浙江行活动,带动我省近20万人次参与购买、以购代捐。 数字赋能提升帮扶实效。发挥数字大省优势,在对口地区大力推广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政府建设经验,提高对口地政府办事效率,提升百姓满意度。2019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发东西部扶贫协作动态管理大数据平台,实现对贫困人口劳务协作的精准服务,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有效保障中西部22省在浙就业的213万建档立卡人员稳岗就业。 开展“组团式”智志双扶。杭州创新开展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开展“传帮带”,培育扩大一支“不走的”干部人才队伍。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将对口帮扶的贵州省台江县人民医院作为“双下沉”定点联系医院,成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台江分院,先后派出5批次医学专家到台江工作,在医院管理、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硬件配置上给予援助,被国务院扶贫办总结为“贵州模板台江模式”。杭州学军中学原校长陈立群支教助学的台江县民族中学,2020年全校1047名高考生中,有829人达到本科线,上线率从4年前的10%左右升至79%以上。 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后,今年中央调整了浙江与帮扶地区的结对关系,与四川省68个县建立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按照“区域相对集中、力量综合匹配、延续历史特色”等原则,浙江明确了11个市62个县与四川省68个县的县县结对关系。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伟表示,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将充分发挥浙江的发展优势、四川的自愿优势、国家的政策优势,打造展示浙江“重要窗口”的金名片,续写更为精彩的“浙川山海情”。 嘉兴援疆人才于扶贫车间现场技术指导
交出对口支援高分答卷
1995年5月,浙江第一批援藏干部抵达那曲;1997年,浙江开始对口支援新疆;2010年,浙江对口支援青海……20多年来,浙江强化使命担当,接续奋斗,开启了一轮又一轮对口支援接力赛。 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立足受援地实际,科学安排援助项目,着力提高支援实效,在天山南麓、羌塘高原、柴达木盆地建起一个个“交钥匙工程”,培育起一个个“浙江工业园”,助推当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相互交融,彰显了对口支援的浙江大爱。 产业合作更加富民—— 那曲牦牛高蛋白低脂肪肉鲜美,在西藏声名远播。为让喝着雪水长大的牦牛转化成那曲牧民的收入,浙江援藏干部在那曲市县乡三级成立牧业公司,打通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通过超市直营、电商平台,每年将2万多头牦牛产品销往浙江乃至全国各地。 在柴达木盆地,浙江援青干部积极探索产业“强基筑底”扶持模式,投入资金3500万元全力支持柴达木浙江工业园建设,引进28家浙商企业入驻,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为充分利用海西州丰富的光电资源,浙江还谋划“青电送浙”项目,在海西州建立千万千瓦级新能源示范基地、风光储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共同推动青海第二条特高压新能源外送通道的规划和建设。 浙江的市场优势,成为助力新疆阿克苏特色农业做大做强的强大后盾。从4年前开始,浙阿两地深入实施“十城百店”工程,形成了“疆果东送、浙产西进”的市场流通网络和便捷高效的仓储物流体系。色泽光亮的“冰糖心”苹果、质细多汁的小白杏、肉香味美的核桃,源源不断地涌入浙江广阔的消费市场,为产地农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收入。2020年浙江通过“十城百点”销售渠道,共售出阿克苏地区和一师阿拉尔市农产品20多万吨,销售额30多亿元。 民生改善更加普惠—— 聚焦民生改善,浙江对接所需,千方百计为对口支援地区办实事、解难事,办成一系列民生工程,助推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在天山南麓,从2017年开始,一场“百村千厂”行动拉开序幕。浙江各市援疆指挥部筛选一批劳动力充足、就业愿望迫切的镇村,配套援疆资金,建设标准化厂房,组织服装业、袜业、果业等劳动密集型浙商企业,在阿克苏的100多个镇村培育了600多家“卫星工厂”,创造就业岗位2万余个,让当地农民有了稳定增收之路。 在高海拔、低含氧量的羌塘高原,援藏干部们一茬接一茬倾情奉献,建希望小学、建卫生所、建小康新村、建百亩连栋智能温室,让藏民们有了“创造更好生活”的勇气和动力。 在海西州,援青干部们通过一场场文体活动、一个个城市书房,润物细无声地构建起各民族的精神家园。浙江海西两地演员同台演出的文艺晚会,有效推进文化交流合作;“青鸟云课”在线学业辅导项目,用一条光纤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海西州学生与浙江学生同步上课;温州在格尔木市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自助式公共图书馆“城市书房”,为戈壁小城平添书香气质。 智力帮扶更加系统—— 聚焦智力帮扶,浙江坚持把人才支援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重点围绕教育、卫生等领域,通过组团式帮扶,强弱项、补短板、谋长远,为对口支援地区培养一批“不走的人才”,努力夯实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曾因技术较弱,老百姓就医满意率不高。10年来,13家浙江省级医院“以院包科”,100多名浙江医疗专家先后来到这里支援。目前,该院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79项,其中63项填补南疆空白;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达到89%以上,医疗技术显著提升。 2010年以来,浙江教育援青从基础教育一直拓展到职业教育,实现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链条”帮扶,相继建成海西州高级中学、“海西—浙江”教师培训中心、德令哈市八一路幼儿园等项目,派出4批39名教师在海西州长期支教,在中学创设“浙江班”“杭州班”,打响了教育援青的浙江品牌,广受赞誉。 “智助那曲”,浙江援藏指挥部把我省数字政府建设的经验做法引入当地,助力那曲软实力提升。杭州援藏工作组安排数字治理专项经费500万元,建设“数字色尼一张图”,上线运行个人诚信系统,推出“色尼先锋”APP等。衢州援藏工作组邀请政务服务专家团入藏,对那曲市“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工作进行帮助指导,有效提升了当地政务服务的数字化水平。
在新起点上,浙江提出,继续以“排头兵”的姿态做好对口支援和对口协作工作,打造产业协作、数字化转型、消费帮扶、文化交流、援派铁军五张“金名片”,与对口逐梦共富,共同发展,努力在服务全国大局上走在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