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 |
|||
|
|||
今日浙江记者 袁 卫 亓惠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浙江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浙江考察时的殷切嘱托,久久回荡,催人奋进。 区域创新能力连续2年居全国第四,企业创新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第三,研发投入强度达3.2%、创历史新高……一年来,浙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实干争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建设,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持续提升“315”科技创新体系质效为牵引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动能,为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提供强劲科技支撑。 杭州未来科技城 固本强基 打造引才聚智新高地 今年2月18日,浙江省委召开“新春第一会”,吹响了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冲锋号。一年来,浙江以深入实施千名高端科技人才集聚计划为抓手,加快打造战略科技人才雁阵,培育战略科学家塔尖力量、提升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中坚力量、做强青年人才后备力量,以人才链赋能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筑牢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的人才支撑。 引育并重打造人才高地—— 打造良好科创生态。以“千名高端科技人才集聚计划”为抓手,一体推进重大科创平台提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等“六大行动”,扩大支持规模、优化支持结构、改进遴选流程,一体打造顶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等战略人才方阵,加快形成各类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 引育高端创新人才。大力实施重大人才计划,累计引进顶尖人才109名、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38个,全社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64.2万人年、居全国第三。 打造卓越工程师队伍。推进卓越工程师培育支持对象和后备人才培育工作,加快省级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和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深化建设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稳步实现“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全覆盖。深入实施新时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覆盖广泛、梯次衔接、技艺高超的新时代浙江工匠骨干队伍持续壮大。 深化改革激发人才活力—— 聚焦科研领域“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因素及科技人才“急难愁盼”的重大关切,优化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服务机制,赋予战略性人才引进“一人一策”自主权。 重塑重大科技人才计划。改进遴选标准、优化遴选方式,更大力度下放科技口省级人才计划、研究员职称等自主评审权,在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培树一批自主评审标杆。 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推进人才评价与科技评价全面接轨,科学实施分类评价。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列入全省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各试点单位和市县频出实招,在人才评价等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上放权松绑。 加大力度扶持青年英才。深入实施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引育工程,深化自然科学基金“负面清单+包干制”改革,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长期稳定支持一批青年科技人才。 扩大开放提升人才引力—— 以制度型开放提升海外引才质效。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国内科技和人才交流合作,“访学访工访窗口”活动深入开展,“留·在浙里”工作品牌日益响亮,“国字号”中欧人才交流与创新合作中心加快建设。 合力畅通人才流动渠道。鼓励各地将海外研发机构、人才科创“飞地”入驻人才纳入“飞出地”统计、落实人才政策,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国内科技和人才交流合作。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载体主动布局。加强国际联合实验室、企业海外研发中心等国际科技合作载体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通过海外研发中心、工作机构等吸引使用当地高层次人才。 提能造峰 打造战略竞争新优势 今年7月,嫦娥五号月壤首次“落户”浙江,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首席教授舒嵘带领团队开展后续研究。“我们自主研发了一台显微红外光谱仪原理样机,可利用月壤样品,论证该技术于月球科研站开展月壤的精细光谱探测的可行性。”舒嵘说,不用“挖土”便能直接分析月壤,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未来这一技术可能会在嫦娥七号登月探索中发挥作用。 一年来,浙江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补齐基础性、前瞻性、引领性短板,整合科技创新力量,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资源,推动高能级科创平台形成体系化布局,为颠覆性成果的涌现创造更多机遇。 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底座—— 科创平台能级进一步提升。国家实验室挂牌建设并入轨运行,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加快推进,10家省实验室和10家省技术创新中心提质增效,143家全省重点实验室重组认定,117家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建设……在浙江,以国家实验室、省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的新型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尖”的战略竞争优势稳步形成。 科技创新基础进一步加强。中科院杭州医学所获批中央事业单位法人并揭牌建设,之江实验室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乌镇之光”超算中心跻身“国家队”,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加快建设……在浙江,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等科创强基项目加快推进。 区域创新格局进一步优化。杭州城西、宁波甬江、温州环大罗山、浙中、绍兴、台州湾等科创走廊的创新强度和建设质效持续提升,衢州四省边际科创走廊加快创建……在浙江,“一廊引领、多廊联动、串珠成链”的区域创新格局加快构建。 推动高教强省攀高跃升——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一流大学体系加快构建。制定实施《关于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普通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浙江大学新一轮省部共建“双一流”建设,支持中国美术学院加快建成世界一流美术学院,支持宁波大学等高校持续提升世界一流学科水平……浙江以“一校一策”“一事一议”方式支持12所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高校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结构持续优化,人才自主培养和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特色明显、独树一帜的一流学科体系雏形初现。指导高校分层分类建好优势特色学科、一流学科A类和一流学科B类,开展一流学科年度建设绩效自评,加强过程管理……目前,浙江3所高校的18个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全球前1‰。 各展其长、各有优势的一流发展生态体系渐趋完善。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和协同创新中心质量建设行动,全力形成高原造峰、整体推进的更优格局。13所高校的32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质效提升,一大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成长为科技创新重要力量。 2024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开幕 攻坚突破 勇攀科学技术新高峰 前不久,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宣布,浙江首颗海洋卫星研制成功,将于今年内发射。这一颗完全“浙江制造”的70公斤级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可以广泛应用于海洋生态与资源监测调查、海洋灾害监测、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环境预报和安全保障等领域。 一年来,浙江以“百项重大科技成果突破计划”为抓手,聚焦芯片、云计算、人工智能、关键生物技术、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问题、创新机制锻造“杀手锏”技术,取得首款液态甲烷火箭朱雀二号等重大科技成果181项。 创新体制机制“提能”。深化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浙江路径,坚持“管理制度、工作规范、监督评估、项目管理平台、科技专家库”五统一,深化“揭榜挂帅”“赛马制”“军令状”等攻关机制,深入实施“尖峰”“尖兵”“领雁”“领航”四大计划,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 加强协同攻关“破卡”。深化科技项目组织机制改革,聚焦创新链产业链上的“卡点”,全链条、一体化部署实施央地协同科技重大项目、国家和省级科技重大专项、省市协同项目、重大科创平台项目等,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协同攻关,打造“产学研贯通、上下游一体”的科创全链条。 瞄准科技前沿“消堵”。大力推进数字科技创新突破,重点围绕芯片、云计算、人工智能、关键生物技术等科技前沿领域,推进实施芯片与汽车电子、超高效能算力系统、新一代人工智能、精准医学磁技术及应用等重大专项,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快速形成。 加快联合创新“聚力”。深化重大任务牵引的总体部制科研组织模式,加快构建以重大任务为牵引的创新联合体,聚焦可建立国内领先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链细分方向,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多方科技人才相互协同的项目型、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加快构建。 2023年,浙江有30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实现省属高校获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历史性突破,“发现大脑‘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德清县雷甸镇桔充充新能源有限公司员工检测充电桩性能 两链融合 开辟创新驱动新境界 走进地处杭州市余杭区的未来科技城,元宇宙、脑机接口、未来数商等未来产业的创新图景已真实展开。 一年来,浙江扎实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加快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之路。2023年,浙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5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7454亿元,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达9867亿元。 创新主体更“壮”—— 深入实施万家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出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实施意见,制度化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更多的“链主”企业和关键节点控制企业加快培育。 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升级版、科技领军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3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33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1家、高新技术企业4.2万家和省科技领军企业100家。 深入实施“两清零一提升”专项行动,1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活动和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机构实现“双清零”。 深入实施科技领军企业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科技小巨人企业省企业研究院“双覆盖”行动,加强科技企业培育与“平台、项目、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布局联动。浙江提出,每年新建省重点企业研究院5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0家左右。 成果转化更“畅”—— 市场主导。深入实施《关于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意见》,省市县三级联动、省级部门协同的科技成果管理服务机制更加健全,以“浙江拍”为标志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持续走在前列,以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为代表的浙江科技大市场逐渐成为全国技术交易市场的品牌高地。2023年,浙江省技术交易总额达5256亿元,同比增长96%。 产业牵引。顺应产业发展需要,实行科技成果“先免费试用、后付费转化”,有效破解山区县和中小企业创新资源短缺、技术转化能力有限、成果承接能力弱等“痛点”,推动科技资源要素快速“下沉”、高效“落地”。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共有5500多项科技成果以“先用后转”方式实现转化。 改革助力。深化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产出、遴选、评价和转化全链条机制,在全省域内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建立职务科技成果普查制度和登记制度,科技成果库信息开放、共享和利用力度持续加大。 发展动能更“新”—— 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推动“315”科技创新体系与“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效融合,大力推进“两重”“两新”工作,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一链一策”推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294.8亿元,同比增长9.1%,占GDP比重12.9%;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2%、7.3%、8.7%。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深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链精准招商,实施海洋经济倍增行动,培育建设“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27个,布局建设首批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8个,累计认定首台(套)产品2035项。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步伐。支持引导企业通过开发高技术、高端化产品实现传统产业跃升。上半年,浙江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新产品产值率达43.0%。 浙大半导体材料创新联合中心 深化改革 激发创新创造新活力 日前,浙江制定印发《数据知识产权实务指引(试行)》,为全省企事业单位和各类数据处理者系统运用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加强数据合规管理、深化数据创新利用、落实数据安全主体责任提供具体指引。 一年来,浙江持续厚植创新文化、提升创新服务、推进创新开放,加快打造各类创新主体心向往之、“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最优创新生态。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以“‘1+X’科技机制改革突破计划”为抓手,健全战略规划、计划体系,强化科技计划、重大平台、科技基础设施、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科技资金的统一布局、协调、评估、监管机制,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持续健全完善。 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推进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等试点,支持杭州市和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推广企业创新积分贷,实施“浙科贷”“人才贷”等专属金融服务项目。建立银担合作创新科技担保贷款产品机制,迭代升级创新保、科技成果“先用后转”等保险产品。 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完善高价值专利培育长效机制,启动建设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基地12家,实施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50个,全省高价值发明专利超13万件。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加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培育。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市场体系,持续推动磁性材料、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三大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高水平建设杭州、宁波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加强财税政策保障—— 按照“以需求定任务,以任务定资金”要求,建立完善省委科技委统筹确定省级财政科技经费机制。建立省市县三级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建立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对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以上、年增长20%以上或研发投入规模较大的企业,按一定比例给予财政奖励。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普惠性政策,完善提高省属企业研发费用视同利润的比例等政策。 全力营造创新氛围—— 强化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的制度供给,贯彻落实《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围绕高能级平台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统筹、科研诚信等出台一批重大政策。弘扬包容竞争、宽容失败、崇尚科学、敢为人先的创新文化,深入打造“十联动”创新生态。加强对市县科技创新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落实,迭代升级“科技创新鼎”争先创优机制。加快院士之家等智力集聚平台建设,打造全国性高端人才学术交流、智力引聚首选地。 科技特派员为农户种植柑橘提供技术服务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新起点上,浙江始终牢记嘱托、攻坚闯关,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开放创新生态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为破解新的“成长烦恼”,实现再突破、再提升、再上新台阶注入强劲科创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