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19年第五期
下好乡村规划“先手棋”

2019-03-18 13:38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郑磊

特约记者 郑磊

    

  画中芦茨、古风深澳、青莲环溪……桐庐的美丽乡村都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美名出自谁手?村民笑答:乡村规划师。

  近年来,桐庐县强化规划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深入推进“多规合一、统筹城乡、覆盖全域、分类分重点”的乡村规划设计体系建设,构建乡村空间规划“一张图”,打造以“规划引领、产业兴旺、文化振兴、人的回归”为重点的美丽乡村3.0版。

 

桐庐乡村


汇民智做规划

  

  为破解现有乡村规划体系相互冲突、供需错配等问题,2018年桐庐邀请国内顶尖的规划团队——广州市城市勘察设计院,围绕打造“新时代乡村生活样板地”总体定位,开展全县“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形成高质量的乡村规划。

  守牢底线,即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强化空间用途管制,坚决守住生态红线、开发边界、乡村风貌的底线。

  摸清资源,即紧扣“钱、地、人”三大要素,全面摸清乡村的环境、自然、人文等各类资源,为规划编制夯实基础。

  体现通道,即突出产业振兴,高标准规划集约高效产业发展空间,为打开“两山”转化通道奠定基础。

  突出民生,围绕“规划给谁看”“初心是什么”“价值在哪里”等问题,让村民全程参与规划编制实施;以村民获得感为出发点,既做有县域管控的顶层设计,又做农房设计、宅基地布局等民生“小规划”,让规划贴近村民所需。

  “‘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我们编制规划从尊重村民的意愿开始。”牵头负责全县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工作的桐庐县住建局党员委员、总规划师汪瑶说,为让村民看得懂、用得了规划,她常将村民请到乡村规划的现场,实地感受和讨论乡村未来发展。

 

重构规划体系


  乡村振兴涉及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乡村治理、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桐庐县创新性地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重构规划体系,开展“多规融合”,实行“全县一盘棋、规划一张图、管理一张网”;打破传统的县乡村三级规划体系,以诗画山水带、古风民俗带、产业风情带、生态养生带、运动休闲带等五条特色产业带为基础,编制县级层面规划,对规划的服务功能进行一体化设计安排。

  在“带”上,规划更注重产业项目布局等服务发展功能;“点”上注重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服务民生功能,让规划更具特色化、差异化、人性化。

  目前,桐庐已选择首批“五带五十八村”为试点,开展一体化设计安排,其中包含环溪、荻浦等享誉全国的品牌村,还有翙岗、深澳等焕发新机的传统村,大路、儒桥等后来居上的新秀村。

  桐庐还运用数字化转型理念,开展县级发展规划和村级村庄规划(设计),建立“扁平式”规划体系,并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科学匹配乡村需求和规划供给,加速数据互通共享、打破“信息孤岛”。

 

确保规划落地

  

  为让规划落地见效,执行有刚性,桐庐还推进驻镇规划师、乡村规划员制度,建立乡村规划联络员队伍,不断将规划力量渗透到乡村。目前,全县183个行政村都有专兼职规划员。

  在规划引领下,桐庐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壮大美丽乡村发展基金,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实施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等,以系统有力的“组合拳”推进规划实施。目前,桐庐成功创建43A级景区村,其中3A级景区村有20个。将这些美丽乡村连缀成片,桐庐就是一个让人生活向往的大花园,名副其实的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

  秀美灵动的富春山水,也赢得了有日本“艺术振兴乡村之父”美誉的当代艺术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的青睐。经过多次亲访桐庐,考察沟通,他把“大地艺术节”的海外项目放在桐庐。这标志着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影响力最广泛的国际性户外当代艺术节将于2020年在桐庐举办,为乡村振兴注入艺术想象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