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消薄”战 |
|||
|
|||
建德市清潭村建光伏电站扶贫“消薄” 李振航 进入2019年,浙江实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全省吹响了决战决胜“消薄”战的号角。各地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大力推广“飞地”抱团、股份合作、农旅结合、产销帮扶、光伏扶贫等模式,盘活用好集体资产资源,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摘掉了6171个“薄弱村”的穷帽,消除率达到89.2%。
“飞地”抱团整资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平湖市村级刚性支出逐年提高,一些村连日常运作经费都难以保障。为此,平湖市自2006年起连续实施四轮“强村计划”,发展模式经历三次跃迁:从以村为单位“单打独斗”搞物业经济,到镇域联建发展优质物业,再到跨镇行政村“飞地”抱团,在市级发展平台建设高收益的物业项目。 近两年,平湖市进一步在“飞地”抱团上进行了新探索,创新提出山海协作“飞地”抱团模式。将山海协作对象——青田县的建设用地指标“飞”到平湖,在平湖经济开发区共建平湖—青田山海协作“飞地”产业园,建立“三供三保”合作模式,即青田“供土地指标、供钱投资、供人管理”,平湖“保障落地、保障招商、保障收益”。 青田县156个经济薄弱村共同出资,联合成立农村集体经济联合发展公司,筹措项目建设资金、腾出土地指标。平湖市落实规划空间,建设标准厂房,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成后,按照包租固定回报和基金扶持方式,对收入进行分配,可为青田县参股的薄弱村每年增加12.5万元经营性收入。 2018年底,浙江出台《关于推进村级集体经济“飞地”抱团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全省推广“飞地”抱团发展集体经济模式,提出到2022年底,对资源有限、通过其他办法难以“消薄”或“消薄”后容易“返薄”的村,全部纳入“飞地”抱团发展项目,力争实现经济发达县(市、区)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26个加快发展县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其他县(市、区)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的目标。 目前,“飞地”抱团模式已复制推广到多个地方。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省共实施县级抱团项目218个,创新发放村集体抱团“飞地”项目贷款13.9亿元。
创新平台强经营
新昌县是绍兴市唯一有“消薄”任务的县。全县44个“薄弱村”地处偏远山区,行政村规模小,村内无可利用资源,缺乏发展条件和创收渠道,增强村级自身造血功能难度大。 对此,新昌县坚持“全县发展一盘棋”,先后组建“一会三公司”,即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会、小康新农村建设公司、新农担保公司、小康物业公司。重点由小康物业公司集中整合各级政府部门优惠政策,吸纳社会和企业的资金,再加上村级自筹资金,集中建设标准厂房,购买商铺等物业项目,发展“物业经济”,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这样就能化零为整、发挥多村资金的乘数效应,实现‘一村资金全县用,一村发展全县强’,让补助资金‘钱生钱’,产生效益。” 小康物业公司负责人梁伟说。 实行公司化经营,较好地解决了村级发展集体经济面临的市场对接无主体、经营运作无平台难题。 开化县龙门村原本是省级重点扶贫村,村集体账面只有7.5万元公益林补助款,村民人均收入在全县排名倒数第五。 穷则思变,村里组建成立了九溪龙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利用这个平台大力改善村居环境,护河禁渔,逐步恢复了“溪环玉带”“龙潭虚泽”等龙门古八景。在保持原有山区村落自然布局的基础上,公司对全村房屋进行外立面改造,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明清徽派建筑风格和具有浓郁山区特色的优美村落,对外力推“康体养生”民宿旅游项目。 在经营方式上,公司摒弃单个民宿单打独斗,对全村所有民宿实行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宣传营销、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分配客源的四统一管理。由此,村集体和农户分工抱团合作,实现互补联动发展,村集体一年可增收60余万元。 据悉,2018年,浙江各级安排财政“消薄”资金近38亿元、建设用地指标5340亩。
结对帮扶谋共赢
2018年,浙江在永嘉召开“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暨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现场推进会,部署开展“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要求省属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等开展结对帮扶,帮助薄弱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云和县紧水滩镇外垟村的结对帮扶单位是省交通集团。除了外垟村外,集团还发动5家子公司,与紧水滩镇其他5个村结成了帮扶关系。 立足企业优势和镇村实际,企业与结对村共建了紧水滩有机山茶油、外垟知青茶叶、库北大源甜玉米等区域有机品牌,谋划建设农业综合体生态农场、金水坑养生养老度假村(区)、赤石疗休养基地等项目。 去年,云和县还成立“消薄”运营管理平台——浙江绿通生态农场,通过订单农业引导结对村发展产业。有机产品上市后,村集体增收超5万元。集团还组织专业团队对结对村开展现场勘查,对金竹垄水库养生养老度假综合体和赤石疗休养基地的旅游开发规划和自然风貌修复等进行技术指导;外垟村知青茶叶、油茶基地综合体项目也已步入正轨,6个结对薄弱村全部完成“消薄”任务。 据统计,2018年全省共有3715家企业结对3746个村,落实帮扶项目3207个,实际到位资金11.2亿元。 除了村企结对,各地纷纷建立起“领导联系+部门结对+乡镇包干”的结对帮扶制度,不少县实现了“乡乡有指导组、村村有帮扶队”。 群雁高飞头雁领。农村的带头人有没有实干,能不能服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村的发展。据统计,浙江692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中,有726个是党组织软弱落后村。 2017年以来,浙江同步推进“消薄”和软弱落后村党组织转化工作,坚决调整发展缺思路、无能力、没干劲的村党组织书记,及时补充选拔1816名优秀人才进入村级班子,选派“第一书记”开展精准帮扶。同时,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村党组织的中心任务,作为考核村党组织书记业绩的重要标准,选出最能打仗的“领头雁”打好攻坚战。 下派泰顺县门楼外村的第一书记曾翰清,一年来对接推进了13个项目建设,完成3个自然村宅基地复垦,村民直接增收100多万元,增加耕地18亩,村集体经济增收36万元。下派莲都区董弄村的第一书记周建慧,手把手把养蜂技术传授给村民,通过养蜂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