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大家专栏
哲学的四重涵养境界

2024-10-18 10:15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辛鸣

辛 鸣


哲学否定了片面地对知识的获取,变为一种爱智慧的追寻状态,让我们得以进入哲学之门,开始哲学之旅。但如何检验我们的哲学之旅走得好与坏,如何判定我们入哲学之门入得浅与深?这就要看哲学的境界了。

哲学境界的涵养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过程。在哲学之旅中,有的人可能终生跋涉但了无所得,有的人则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一朝顿悟,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潜移默化、水滴石穿。那么什么才是哲学的觉悟与进步呢?哲学好像从来没有给出过正面的、明确的回答。这里面既有不愿意的因素,也有不得已的难处。之所以“不愿意”,是因为不同人的资质禀赋不同,设一标杆衡量,矮者仍然企之不及,高者可能早已截去半身,这实在不利于贤愚共进;之所以“不得已”,是因为当认可“A”的时候,就相当于否定了一切“非A”的价值,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绝不是哲学的追求与本性。

中国禅宗大师曾经讲过一段话,对境界的阐述可谓极致:在没有觉悟之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在追求觉悟的过程中,发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了;在觉悟之后,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绕了个圈,又回到了原地,但再回到原地的时候已经全然不同了。有人说我装觉悟了行不行?你可以去装,但中国哲学有句真言叫“境由心生”,没有觉悟的“心”恐怕很难装出觉悟的“境”来。

哲学的境界不需要脱胎换骨,也不主张超世脱俗。哲学觉悟之“觉”是对已有的真感知;哲学觉悟之“悟”是对寻常的新发现。哲学永远是人的哲学。所以,哲学的境界就在人当下的生活中。追寻哲学的人要能在一样的生活中活出不一样的味道,在一样的环境中体验出不一样的感觉,在一样的行为中领悟到不一样的意义。所谓“担柴挑水,无非妙道;郁郁黄花,尽是般若”。

不过这样的境界观对于未入门者来说,确实有些难以把握。好在哲学家也会使用“便宜法门”,让普通人能先入入门。哲学家冯友兰在他的《贞元六书·新原人》中把学哲学的人分为了四种境界:最低的是“自然境界”,完全是基于本能的活动,尚难说有对哲学知识的掌握和哲学智慧的追寻;第二层是“功利境界”,意识到了要建功立业,并且有了改造世界的行动;第三层是“道德境界”,已经达到了正其义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的自觉;最高一层则是超越世俗、物我两忘、和光同尘、与万物为一的“天地境界”。这四重境界中,前两层是普通人已经具备和经过一定努力可以具备的境界;第三层则需要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事上磨练、不断地精进方有可能,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的“君子”“贤人”与这一境界比较接近;第四层则是圣人的境界,一般人实际上是达不到的。

那么,是不是我们普通人就永远成不了圣人呢?也不是,甚至绝对不是。

哲学从来没有把做圣人的大门完全堵死,尤其是中国哲学。人人可得而为圣人,这是中国哲学最天经地义的观念。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就有句名言:“满大街的都是圣人”,其实讲的也是对人本性的肯定与对人修养的认可。这种认可在哲学上是很重要的,没有了这种认可就没有了境界涵养的前提。古代的镜子是用铜做的,越磨越亮,故有“磨镜”之说。但是磨铜可以成镜,磨砖块是永远不可能成镜的。

所以,对于圣人境界,我们普通人的态度应该是,能不能做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心向往之。当我们这样去做的时候,我们就真有可能离圣人不远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