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义乌国贸综合改革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
|||
中共金华市委书记 朱重烈 |
|||
|
|||
金华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的决策部署,以主战场、主力军的担当,“箭在弦上、瞄准快发”的决心、魄力和行动,全面推进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全力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为全省大局贡献金华力量。 义乌国际商贸城 坚定扛起开放平台示范引领使命,全面推进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 以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为牵引,统筹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硬件完善与软件提升、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改革发展与安全稳定,持续擦亮世界小商品之都“金名片”,加快打造“买卖全球、货通天下、接轨国际”的小商品“世界贸易中心”。 “人、货、场、链”系统变革,提高资源配置力。主动适应多业态融合发展趋势,打破关键堵点,促进要素融通,畅通开放循环。 构筑“人”的优势。围绕全球采购商招引和经营户提升,深入开展跨境电商万人培训、大学生进市场等行动,集聚更多活力足、黏性强的市场主体。 提升“货”的价值。以新型贸工联动促进商品提档升级和产业发展壮大,辐射带动“十条重点产业链”培优育强,推动先进制造更高水平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 做大“场”的能级。加快国际商贸城数字化改造,打造以全球数贸中心为标志的第六代市场;持续扩大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作为国家级平台的影响力、承载力、辐射力,做大做强义乌小商品博览会、永康五金博览会等展会矩阵。 增强“链”的韧性。布局独立站、线上服务平台,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供应链链主企业,发展“门到门”“仓到仓”国际专线,完善陆海天网邮一体化集疏运体系。 “买全球、卖全球”迭代提升,提高全球辐射力。着力重构市场形态、创新贸易业态、引领交易规则,建设更具韧性的买卖全球市场体系。 提升商贸首位度。持续优化市场采购贸易便利化措施,推动进口消费品正面清单管理落地扩面,创新综保区与市场、口岸平台联动进口新模式,支持“市场+商户”抱团出海,构建自主可控的国际营销网络。 激活数贸新动能。加快贸易供应链全环节数字化转型,明年建成125万平方米的全球数贸中心,推进“直播+平台+跨境电商”三位一体发展,构建“国际物流+国际结算”数贸服务生态体系,加快义乌市场从小商品贸易向数字贸易、数字产品交易提升。 增强规则话语权。推进小商品标准制度型开放试点,实施市场质量、品牌、标准提升行动,扩大“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影响力,增强小商品话语权、定价权、规则权。 “改革+项目+平台”一体推进,提高国际竞争力。坚持“成熟先推动”“获批即启动”,以项目承接改革举措,以平台释放改革红利。 推进重大突破性改革。对标国际经贸规则,迭代完善政策和要素保障体系,加快实施内外贸一体化、现代商贸物流、培育外贸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等方面改革,以点上的先行先试带动面上的整体突破,为综合改革提供“主引擎”。 建设重大标志性项目。更大力度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提速临空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切实发挥项目的场景落地作用,以项目的投产投用提升改革的实战实效,为综合改革提供“硬支撑”。 打造重大战略性平台。打造全球市场拓展、“四港”联动发展、口岸经济联动等重点平台,更好发挥平台的承接放大作用,以平台的充分联动保障改革的衔接配套,为综合改革提供“强载体”。 “优服务、降成本、提效率”协同联动,提高制度创新力。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扩大制度型开放,努力实现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 推动涉外服务最优。深化外国人来华投资兴业便利综合改革,完善外籍商贸人才评价体系,优化“先邀请、后核查”监管服务,创新“信用+签证便利”模式,构建境外投资企业服务联盟。 推动贸易成本最低。推进开放经济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做大中非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做强“义支付”品牌。强化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拓面应用,加快“枢纽对枢纽”“长三角与珠三角联动”高铁快运模式创新。 推动监管效率最高。优化多种贸易方式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推动智慧海关建设,创新企业信用联合培育和分类监管,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坚定扛起开放枢纽辐射带动使命,全力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快建快落快用 聚焦“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锚定“国际一流、全国领先”目标,发挥国际陆港枢纽辐射全球作用,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深入推进“四大体系”建设,着力打造集结平台、拓展集散通道、发挥集聚功能、放大集成效应,努力建设辐射华东、贯通浙江、进港达园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华东地区最大陆港枢纽。 加快大规模“硬建设”。按照“能早则早、能快则快、能多则多”要求,加快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全面提升集结中心枢纽能级。 建成核心项目。加快推进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杨梅塘铁路货运中心、苏溪集装箱办理站、雅畈编组站等集结中心重大项目建设。到2027年,基本建成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中欧班列发运能力10600列、90万标箱,海铁联运发运能力95万标箱。 推进支撑项目。境内统筹推进义乌机场适应性改扩建、金义国际机场(义乌机场迁建)前期、甬金衢上高速、合温高速等项目建设,壮大“公铁水空”多式联运,提升国内集货能力;境外建设德国杜伊斯堡、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西班牙马德里等5个集散中心,建立共建共享海外仓机制,完善出口分拨、进口集拼功能,提升国外分拨能力。 落地产业项目。围绕集结中心建强物流核心圈、商贸服务圈、临港制造圈“三个圈层”,深化中哈、中俄、中越、中非等“两国双园”项目合作,同向发力推进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投资放量、招引落地、投产达效。到2027年,临港服务业营收、制造业产值分别超6000亿元、3100亿元。 加快高水平“软建设”。坚定市场化方向,构建“机制灵活、运行高效、业态多元”的中欧班列运营新模式。 推动海陆优势叠加。依托“中欧班列+海铁联运”激活通道、平台、枢纽功能,按照“一个品牌、一个平台、一套机制”要求,年内完成义乌和金东双平台融合,统筹加强开行调配、集拼组货、回程组织,推动“第六港区”功能延伸拓面。 强化改革创新赋能。深化铁路提运单物权化、数字化监管集拼仓等改革,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加快推动全国首条海铁联运双高箱专线(金甬铁路)落地,构建完善“公共班列、快速班列、定制化班列、全程时刻表班列”差异化服务体系。 促进要素高效融合。围绕“港产城贸数”一体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要素集聚,加大“班列+跨境电商”“班列+产业”“班列+商贸”融合力度,带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城市能级大幅跃升。到2027年,出口规模破万亿元、全业态口径跨境电商出口超18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