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4年第二十四期
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打造青年人才汇聚的“大余村”

2024-12-31 09:46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亓惠洁

今日浙江记者  亓惠洁


  将城乡的空间打开,城市要素引流到乡村,再将乡村资源用创新的方式盘活利用。在安吉余村,可以看到中国乡村的未来模样,乡村也成就了安吉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近年来,安吉余村始终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在创新片区组团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产业、人才、运营“三大革命”,推动新经济、新产业、新青年“三新汇聚”,走出了一条以青年入乡发展为特点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实践新路径。

 

余村全球青年发展学院首期培训班


提升乡村能级

乡村与青年双向吸引

 

  在安吉县,一条最高海拔1000多米的“云上天路”蜿蜒前进,于群山间劈开新途。作为重要的交通走廊,该项目串联起天荒坪镇、上墅乡、山川乡三个乡镇景观节点,建成后不仅可以提升云上草原景区的游客承载力,预计每年还能为“大余村”新增客流30万人次。

  天荒坪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金鑫说:“这既是一条方便百姓出行的‘民生路’,也是打通‘大余村’融合发展的‘经济路’。”

  跳出“小”余村,发展“大”余村。2023年起,以余村为核心,安吉县谋划打造“高能级、现代化、国际范”的“大余村”组团式示范片区。天荒坪镇、山川乡、上墅乡三个乡镇组团发展,从4.86平方公里的小余村,延展到245平方公里的“大余村”,以50倍的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管理。同时,深化片区组团发展,创新“平台+乡镇+国企”片区组团模式,构建规划、建设、布局、保障、督考“五统一”工作体系,持续放大集聚发展优势。

  组团发展的“大余村”,正在吸引更多的青年入乡。为给青年入乡“搭台子、架梯子、铺路子”,布局建设百人楼(村),运营青年人才社区“青来集”,建设全球青年发展学院、数字游民公社、高校实习基地。同时,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风尚、融合治理五大能级,深化林地空间治理、生态保护补偿,加快云上天路、五彩共富路建设,构建“15分钟品质生活圈、公共服务圈”,让乡村功能匹配青年需求。目前,已吸引2500余名青年入乡发展。

 

催生产业变革

乡村与青年相互成就

 

  冬日暖阳中,在余村听故事、看画展、品村咖,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城与乡的界限更加模糊。

  年轻人的到来,让余村的业态更加新潮时尚。废弃水泥厂改造而来的青年图书馆楼下,“国漫咖啡”汇集了“80后”“90后”熟悉的动漫IP,让国漫赋能乡村,催生更多可能;“浙大机器人两山智游”项目团队入村,把研学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与余农场”里,萌宠喂养、白茶采摘等丰富活动人气正旺……

  持续“上新”的,还有新经济企业。准独角兽企业邻汇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云梯科技、国内投影交互领域的头部企业深光科技……在青来集人才社区内,新经济企业已成集聚之势。

  好风景里遍布新业态。“大余村”建设全域全季全天候旅游目的地,发展咖啡露营、滑雪滑翔、赛事音乐等潮流业态,布局低空经济、夜经济,全力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因地制宜建设共富产业园,引入科创型、人才型、成长型企业……以乡村旅游业为基础,青年新经济、跨界新农业、体验新文旅“三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花落余村。

  青年为乡村注入了活力,乡村也为青年提供了舞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探讨在乡村发展的可能性。主攻户外潮玩的余村全球合伙人项目“山系森活”,城市无法为其提供更加自然生态的开阔空间,而乡村可以;做短视频制作和IP孵化的“有院儿工作室”,乡村为其提供了在新媒体平台上有竞争力、差异性、话题性的内容素材;“OKKA乡野骑行社”看中的正是这里成为长三角区域乡村骑行目的地的市场前景……截至目前,共有60多个合伙人和新经济项目入驻余村,1200余名青年来到余村创业、就业、工作。

 

余村印象


重塑运营模式

乡村与青年携手奔富

 

  2024年12月28日,“龙飞凤舞,好巳发生”余村跨年系列活动盛大开启。“村晚”“村集”“村跑”……各式各样的特色乡村文化活动,将热闹的新年氛围“拉满”。

  “村晚”上,新老村民欢聚一堂,余村“新乡人”、余村“特别贡献奖”等奖项见证了新老村民在乡村建设中的努力与奉献;“村跑”上,村道变赛道,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选手畅跑美丽余村,尽享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亲身感受“千万工程”带来的精彩蝶变;共富村集上,来自全国和美乡村共富联盟的成员带来了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年味十足。

  在余村,城乡融合正打破人与人的隔阂,“原住民”与新乡人的合作共赢带来了新风景。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余村探索着答案。从多角度、全覆盖的人才政策,到本地对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的一视同仁,过去一年,余村越来越大,余村人的心却越来越近,新余村人与原住村民彼此更加认同,“大余村”结出更多硕果。

  培育青年领头雁。开展“乡村振兴新青年”行动,选配一批有大学学历、经营经历、干事阅历的青年返乡任职,力争“大余村”换届后“三历”村书记占比在50%以上。

  招募全球合伙人。邀约云村民、大学生等青年群体,落实“来安有岗、就业有助、工作有伴、人才专车、共有住房”人才保障体系,大力吸引青年合伙创业。“大余村”还建设了青年共享食堂等,培育引进青年群体青睐的新业态,组建社交新社群,安排丰富的文旅活动,让入乡青年减少孤独感、找到归属感、形成资源圈。

  引进乡村CEO。支持青年团队开展整村运营,推广资源资产入股、老百姓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的“两入股三收益”机制,力争“大余村”实现分红全覆盖,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超260万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