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锻造产业工人“硬核力量”

2024-05-15 17:13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黄之玞

黄之玞

 

     宁波市北仑区是浙江工业强区,工作生活着的产业工人超30万人。3月17日,该区启动“在北仑·共成长”工业社区高素养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行动,推出凝心铸魂、能力精进、工匠出彩、稳岗就业、阵地升级、安全守护、激励关爱、锋领企服八大项目,预计年度实施技能培训不少于3万人次,帮助岗位技能晋级不少于1万人次。

  近年来,北仑区深化党建引领工业社区治理模式,促进产业工人“强技共富”,工业社区内产业工人收入近3年年均增速高于全区4.2个百分点,入选全国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和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今年,北仑各工业社区聚力打造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为产业工人群体提供全生命周期成长成才服务,助力锻造一支高素养产业工人队伍。

 

宁波市北仑区大港工业社区服装制作技能大赛


多元化课程

富集强技资源

 

  “我之前通过社区的培训课程考取了高级钳工,去年又想学CAD制图培训,通过公司向社区提交培训需求后,社区很快组织报名开了班。”宁波将军机械有限公司技工张建刚从北仑实训中心上完课,这门由大港工业社区举办的CAD制图培训课程,他已学了大半年。

  大港工业社区是全国第一家工业社区,聚集了540余家企业和8万余名产业工人。今年,大港工业社区启动新一期“精技赋能营”,开展供应链管理班、叉车班、电工班、钳工班、CAD制图班等10项技能培训课程。

  在大碶街道灵峰工业社区,模具工技师特训班上的实操练习热火朝天;在霞浦街道物流社区,集卡司机踊跃参加“物流师”高级工取证培训;在大榭街道榭北工业社区,青年产业工人下班后纷纷到党群服务中心锻炼健身……北仑各工业社区常态化梳理辖区内产业工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全区20家工业社区组成服务联盟,建立并不断扩充技能培训“知识库”,涵盖四大类培训课程项目:一是职业技能培训,包括模具、汽修、数控、钳工等;二是生活技能培训,包括咖啡制作、美食烹饪、手工编织等;三是文体技能培训,包括书法、绘画、舞蹈、体育等;四是安全技能培训,包括消防、救护、心理健康等。

  截至目前,工业社区培训“知识库”已包含150多门课程,足够提供“点单式”和定制化的培训服务,产业工人可以根据自身职业发展需要和个人兴趣选择课程。

  除了持续储备丰富培训项目外,各工业社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构建“30分钟技能培训圈”。大港工业社区采用“1+N”方式创设党群服务中心夜校,“1”是党群服务中心的固定课堂,“N”是由多家企业轮流提供场所的移动课堂,可灵活调整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长,充分满足产业工人用业余时间自我提升的意愿。目前,大港工业社区上新各类“夜校课程”超20堂,其中长期培训项目占三成,参与产业工人超1200人次。

 

多主体协作

汇聚提技力量

 

        每年开春招聘季后,北仑区各工业社区都会举办“入职第一课”活动,邀请区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红十字会的专家走进园区企业开展安全技能培训,基本做到新入职员工、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三类群体全覆盖。

  打造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涉及人社、教育、工会等多个部门,北仑区深化“企业服务工作组”载体,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定期调度等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大人力、资金、政策等行政资源下沉工业社区的力度。“我们从涉企部门选派服务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入驻工业社区,把更多服务精准推送到产业工人身边。”北仑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3月29日,灵峰工业社区27名模具高级工通过考试正式升级为技师,他们都曾在2023年11月参加社区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的特训班。通过深化运用党建联建机制,强化校地合作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北仑区构建“社区搭桥、院校嵌入、企业抱团”的产教融合格局。灵峰工业社区联合拓普集团、旭升集团、勋辉公司等龙头企业,引入宁波大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技师学院等院校专业师资,搭建模具实验实训实习基地、模具产业技术学院、模具学习工厂等职工培训与学生实践教学平台30余个,探索“在岗职工培训+企业学徒”“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已累计培训在岗职工超3万人次,建成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90后”技工张金达是灵峰工业社区合作培养体系的受益者。2017年,张金达通过灵峰工业社区校企合作项目进入隆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实习,先在多个车间一线轮岗,实习结束顺利留用后坚持参加社区组织的技能培训,如今已成长为项目工程师,还获得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宁波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多维度激励

浓厚比学氛围

 

        “我从一个普通工人变成‘浙江工匠’,不仅在北仑安家落户,还获得了区本土人才培养升级奖励20万元。”“浙江工匠”、华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工工艺副总经理黄清波说,“我们技能人才很‘吃香’,现在我也努力发挥技能特长,帮社区培养青年技能人才。”

        北仑区通过加大经济奖励、荣誉表彰、家庭关爱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力度,激发产业工人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仅2023年,各工业社区有近4000名产业工人因技能提升获得子女入学政策加分,辖区内产业工人获得高技能人才岗位津贴、技能提升补贴等经济支持共计2300余万元。工业社区还积极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推动申洲国际、吉利汽车等龙头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自评,累计建成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65家,开展各类技能评价6000余人。

        4月20日下午,北仑“港城技能之星”电工选拔赛在春晓湖工业社区举行,633名产业工人参加初赛,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各6名,将被优先推荐参加宁波市级技能竞赛。为促进产业工人优选优育,让工匠人才展示自我、脱颖而出,北仑区构建区、街道、工业社区三级竞赛体系,搭建“以赛促学、以赛促干”的出彩平台。2023年,各工业社区组织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270余场,推选210余名优秀产业工人参加市级以上大赛。同时,北仑工业社区鼓励工匠人才“以技反哺”,累计建成各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超70家。

  “来到春晓湖工业社区后,我对‘工匠精神’有了更多认识,从企业的一方天地走向更加宽广的舞台,人生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浙江工匠”、吉利汽车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张亮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