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激活乡村人才振兴“一池春水”

2024-08-31 16:00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李军

李 军


  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是关键。今年省委“新春第一会”将乡村人才工作纳入“三支队伍”建设总体部署,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冲锋号”。

  在“千万工程”引领下,浙江创新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激发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目前,全省共有225.9万名乡村人才扎根广袤农村,近10年累计带动发展乡村亿元产业60余个。

  

打造引才“强磁场”

 

  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既要靠“育”,也要靠“引”。近年来,浙江积极架桥搭台,常态化开展农业农村“双招双引”,不断优化乡村营商环境,进一步释放乡村人才“乘数效应”。

  2022年,安吉县天荒坪镇结合余村及其周边村庄的产业发展实际,整合当地10万平方米创业空间、2万余平方米厂房打造“全球合伙人”众创空间,设立1亿元“余村产业基金”,启动余村“全球合伙人”招募计划。“至今,该计划已落地项目50余个,吸引千余名青年人才就业创业。”余村党支部副书记俞小平介绍。

  热衷引才的,远不止天荒坪镇一地。2019年以来,杭州市余杭区通过出台招引政策、明确职能职权、强化培养激励等举措,向全国引育农村职业经理人,开启村庄运营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我区目前共有28位农村职业经理人在职在岗,累计接洽引入项目95个,吸引投资2.28亿元,为助力村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作出了贡献。”余杭区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科负责人章斌说。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浙江支持科研院校把实验室建在田野上,打造了平阳大黄鱼、象山虾蟹等科技小院59家,数量居全国第一。同时,积极布局农业科技创新高能级平台,累计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9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57个、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65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481家,大批高素质人才在浙江乡村集聚。

  乡村人才既要引得来,更要留得住。浙江不遗余力激励保障乡村人才创业,率全国之先出台农创客培育全方位扶持“政策包”,形成创业孵化、技术培训、金融服务等一揽子服务。积极落实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养老、医疗、购房、子女入学等各项待遇,解除人才后顾之忧。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以来,浙江还率先实施职业农民职称评审改革,打破户籍、地域、身份等制约,让更多的一线“土专家”脱颖而出。目前,全省共有318名乡村人才获得高级职称。

  在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中,浙江提出不断完善人才引育、联农促富、服务保障、评价激励等四大机制,打通堵点全力支持各路人才在乡村逐梦,鼓励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到乡村就业创业、服务“三农”。

 

育好现代“新农人”

 

  高素质农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然而,相较于城市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往往文化素质偏低、相关技能缺乏、专业培训不足。

  多年来,浙江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逐步构建起“省级农民大学、市级农民学院、县级农民学校、乡村田间学校和实训基地”的乡村人才培养体系。近10年来,全省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和实用人才280万人次。

  雁行万里靠头雁。2022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在全国启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浙江积极响应号召,依托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艺师学院,广泛实施“头雁”项目,加快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形成了“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示范带动效应。截至目前,全省已培育部级“头雁”1600名、省级“头雁”1100名。

  农创客是浙江乡村人才培育工作的“金名片”。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自2015年启动农创客培育工作以来,现已有超7.4万名农创客扎根乡村。他们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善于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创新性配置乡村各类生产要素,带动众多农民致富增收。

  在浙江广袤田野上,现代“新农人”振兴乡村已成燎原之势,为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今年起,这支现代“新农人”队伍将更加壮大。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将每年统筹不少于2亿元省级资金,大力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围绕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乡村实用技术人才、乡村社会治理人才等“十路人才”,打造由1000名“浙农英才”、1万名产业振兴“头雁”、10万名“农创客”、100万名现代“新农人”组成的“1111”乡村人才矩阵,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新昌县农创客兴建数字化育苗基地带领村民致富


下好用才“制胜棋”

 

  只有人适其岗、人岗互促,方能充分释放人才潜能。精心用才,也是浙江乡村聚才的制胜棋。

  2003年12月,浙江提出“从各级机关挑选一批党员干部下农村,基本实现全省每个行政村都派驻一位农村工作指导员”。自此,浙江精准调配干部人才资源赋能基层,农村工作指导员的选派单位逐渐从机关单位拓展到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选派人员从党政干部拓展到专业人才。

  实践表明,人派得“对不对路”,关系到村子发展得好不好、快不快。在武义县,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选派经理型指导员、向矛盾隐患村选派“老娘舅”型指导员,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在绍兴市柯桥区,当地探索出“区统镇用、精准选配、专兼协作、组团驻村”的模式,累计派出农村工作指导员6300余名。目前,全省累计派出农村工作指导员48万余名,为浙江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样备受赞誉的,还有浙江的科技特派员制度。2003年以来,浙江把准各地经济发展脉搏,持之以恒贯彻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一批又一批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科技服务,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添智助力”。截至2023年,省、市、县共联动派遣科技特派员3.9万人次,实施科技项目4700余项,助力农民增收超63亿元、企业增效超45亿元。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离不开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铁军。2020年以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持续推进“三联三送三落实”服务活动,组织千余支服务队走进乡村,开展定点联系、组团服务,帮助广大经营主体纾困解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