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4年第十一期>先人一步 乘势而进
小工坊点燃乡村共富“引擎”

2024-06-15 16:47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岑文华

今日浙江记者  岑文华


在余姚市横坎头村“红芯”植物工厂“共富工坊”,阳光透过薄膜顶棚照射进来,一排排无土栽培的蔬菜茂盛生长。这个工坊由横坎头村党委与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委联合打造,2022年9月以来已帮助当地30余名村民解决就业,年人均增收6万余元。

在浙江,类似的工坊遍地开花。近年来,浙江坚持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畅通村企合作渠道,搭建村企合作平台,促进农民家门口就业增收。该做法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入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一批典型经验。


党员干部在庆元县黄田镇中济村灰树花共富工坊学技能送服务


组织起来共同富


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是由村(社区)、企业等党组织结对共建,利用闲置房屋土地等创办工坊,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把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农户“家门口”就业,降低企业生产用工用地成本,实现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

坚持党建引领。浙江将“共富工坊”纳入党建联建机制,发挥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精准衔接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布局、村情民情、企业需求等,组织协调企业与村(社区)结对。坚持以党建带群建,带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发挥群众工作优势,推动企业把党组织建起来、强起来。

完善市场运作。聚焦企业所需,因坊施策,对“一村对一企”“多村对一企”的“共富工坊”,依托结对企业加强运营管理;对“一村对多企”的“共富工坊”,建立运营管理公司、经济合作联社等经营主体,提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专业化组织程度,确保工坊转得稳、有钱赚。

在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剑灶村的海丰花卉“共富工坊”,村党组织引导村民选择“承包”大棚或是“打零工”,由联建企业出技术、出种子,实行销售兜底。目前,“海丰花卉”共富工坊以平水千亩菊园为中心,辐射周边4个村庄,带动300余户农户凭借菊花种植创收致富。

天台县白鹤镇霞庄村的和盈畜牧“共富工坊”,由村党组织引入浙江和盈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而建,实行“五统一”标准养殖,即统一鸡苗、统一饲料、统一饲养标准、统一兽药疫苗、统一肉鸡产品保价回收,天台县超过95%的养殖户与和盈畜牧建立了合作关系。

台州依托全市455个农村联建片区、73家上市公司和产业链联建,为各村量身定制“共富工坊”;湖州、衢州建立800多个工坊党小组强化运维管理和安全监督……浙江全域建强“共富工坊”,充分推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强村富民惠企的发展优势、共富优势。


乡村产业新赛道


按照生产方式、产业特点和组建形式等不同,“共富工坊”主要分为来料加工式、定向招工式、电商直播式、农旅融合式、品牌带动式、产业赋能式等6种类型。形式多样的“共富工坊”,正成为抓党建促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和“新赛道”。

常山县聚焦“胡柚”“香柚”“茶油”等特色产业,深化党建联建共富机制,发挥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全县“一盘棋”推动“共富工坊”建设。新昌乡10个村抱团成立“顶瓜瓜”共富工坊,合力做大丝瓜产业,参与的农户和低收入农户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0%、30%以上。

松阳县依托山区特色产业、古村优势,通过党组织牵头整合乡村博物馆、民宿综合体、闲置资产等存量资源,与拯救老屋行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等有机结合建设“共富工坊”,每年吸引游客数万人,工坊成为山村文旅新地标。

海宁市塔莎园艺直播“共富工坊”拥有全网粉丝超1000万,由党组织牵线搭桥,通过“村入股、企运作”溢出“网红”效应和网络流量,带动150余人就业,就业人员年增收超700万元。工坊以“公司+合作社”模式,撬动村集体经济从“房东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型。

立足地方特色和产业发展情况,浙江各地党组织积极引领打造“一市一品牌、一县一亮点、一坊一特色”工坊示范集群。温州打造乐清“岭底山珍”、瑞安“东梨守艺”等特色品牌,金华形成婺城“婺里红”、永康“丽州百工”等地方标识,湖州擦亮“红美人柑橘”“吕山湖羊”等农渔品牌,丽水构建剑瓷工坊、畲乡工坊等10大县域示范工坊矩阵……

标杆创建推动领先领跑,浙江建立6类工坊建设标准和4方面27项星级评价指标,指导各地提升工坊规范化建设水平,评定三星级工坊1087家。此外,温州、金华、台州、丽水等地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地方标准》,推动工坊建设提质增效。


共享发展大平台


目前,全省共建成“共富工坊”超万家,吸纳农民就业47.1万人,其中低收入农户4.1万人,人均月增收2600余元。有3200余个行政村通过“共富工坊”获得集体经济收入,每村年均增收约10万元。

农民增收、集体增富的同时,“共富工坊”也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桐乡市洲泉镇与品牌企业通过党建联建,合作打造“黄金茧·共富工坊”,以销定产、手工拉制,使黄金蚕丝被成本降低10%、售价提高15%,实现企业年度增收900万元。

在浙江,“共富工坊”连接起企业、居民、村集体和社区,形成各方参与、共享发展新格局。全省搭建“县级中心+乡镇站点+村社服务点”三级服务平台675个,为工坊提供项目引进、就业培训、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等全链条支撑服务。

宁波市北仑区是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所在地,集装箱卡车司机云集。当地交通运输行业党委牵头,联动企业、社区、政府部门等12家单位建立了“卡嫂共富工坊”,线上推送有关就业信息,线下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培训,学习手工艺品制作、面点烘焙、家政服务等技能,并利用学到的技能获取收益。

完善保障体系,做实赋能关爱。浙江各级党组织常态化组织科技特派员、企业技术人员等到工坊开展技术指导,全省共开展各类培训8200余场、培训农民10.6万人次。台州、温州等地积极探索技能人才培养、职业人才认定、“共富工坊”专项保险等工作,全面加强了工坊员工保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