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企业拿地,凭数据“说话” |
|||
|
|||
今 哲 陈胜军 “提出用地需求后,一次也没跑,就拿到了17.86亩工业用地。政府这种‘无感’操作,让我们企业很有获得感。”位于乐清市的海变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寿海说,“今年3月,公司依靠“数据得地”成功落实了一块工业用地。未来可以不用租房过日子了。” 在温州,如果给优质中小企业“成长的烦恼”排个队,一度“拿不到地”名列前茅。为破解无地企业的发展空间限制,温州市创新实施“数据得地”机制,着眼公开程序,打破部门壁垒,推动有限土地资源向“发展前景好、产值增长快、亩均效益高”的企业优先配置,使企业拿地“不找书记亮数据、不找市长看市场”。改革实施以来,已累计为193家优质企业供地5780亩。 强化标准指引,破解“土地向谁供”的问题。在“向谁供地”上设门槛。坚持3个基本条件,即:规上工业企业优先;年度亩均综合评价为B类及以上的企业优先,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不属于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等不符合全市产业发展要求,且不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在“能否拿地”上定标准。企业申请用地时按未来发展的厂房面积实际需求倒算申请亩数,集约节约用地,实行“面积定厂”。在此基础上,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比拼固投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单位排放、R&D强度、容积率等6个预期指标。在“优先供地”上比效益。聚焦企业过往业绩和未来发展潜力,强化企业成长、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质量建设、转型升级等5类赋分数据,细分12项指标,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评审,根据评分情况予以排序,优地优用,真正把优质企业选准选好。 强化数字赋能,破解“如何供出去”的问题。全景画像、智能匹配。通过数字化评分模型,对全市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排查,全面收集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历年产值、亩均税收、用地需求、投资计划等综合信息。全面收集企业用地需求,根据企业产业类型、用地面积、区域意向等情况,开展用地匹配。无感评审、精准供地。各项量化指标直接由部门提供,无须企业填报,通过数据的无感评估,降低自由裁量空间,规范干部行权用权,让符合条件的企业无感拿地。集成服务、提升效率。推动涉企服务举措综合集成,迭代升级企业服务中心,上线企业合规指导等增值服务场景,深化投资项目促产“一件事”改革,结合“数据得地”改革,推动分阶段施工许可项目平均开工时间提前52天。 强化一体统筹,破解“怎么供得好”的问题。围绕“地从哪里来”强统筹。按照“市级统筹、县级包干”原则,构建跨区域统筹机制,将无法实现供地的项目纳入跨区域统筹用地需求库,根据产业布局规划以及企业意愿,在全市范围内予以协调解决。同时,打好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工业上楼”等组合拳,近两年老旧工业区拆后供地4185亩,“用地指标银行”统筹2890亩。围绕“项目怎么管”强监督。强化对项目评审、开工、建设、竣工、投产、达产等8个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目前所有已开工企业均按进度有序推进。围绕“机制如何建”强治理。推进招投标等领域专项治理,出台工业用地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评估机制,严防套地牟利,对拿地企业实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工业用地项目投资合同》“双合同”管理,开展用地项目分阶段评估,强化刚性约束,堵塞制度漏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