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建设专业领军示范企业 |
|||
|
|||
袁 卫 陈 夏 作为浙江省能源安全保障的主力军和能源科技创新的主引擎,近年来,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锚定“高质量能源保供”和“高质量绿色转型”两大核心任务,深入实施“全企一体、双融共促”工程,探索出了一条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名单和全省“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典型样本。 2024年,浙能集团累计发电量和电煤供应量、供热量均创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1558.6亿元、利润总额140亿元。 浙能集团海上风电项目 凝心铸魂 把牢姓党属国“航向标” 3月以来,浙能集团先后召开202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暨党委巡察动员部署会、党建暨组织(人力资源)工作会议,强调要聚力构建“五强五新”党建工作新格局,奋力交出高质量党建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高分答卷。聚焦强根铸魂,续写红色印记新篇章,为当好全省能源安全保障的主力军凝心聚力;聚焦强链提质,打开双融共促新空间,融入中心抓党建服务发展大局;聚焦强基固本,激发基层组织新活力,提升基层组织和党员战斗力;聚焦强能育才,展现队伍建设新担当,锻造实干担当铁军;聚焦强责行廉,营造干净干事新境界,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抓实“四个更加”,全力打造新时代清廉浙能高地。 一直以来,浙能集团牢记国企“姓党属国”政治属性,坚持强党建促发展,把党的建设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挥集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奋力在“经济大省挑大梁”中展现国企担当,把能源饭碗牢牢端在手里。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系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一体抓实党性党风党纪。深化“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高质量开展“励企日”主题学习周系列活动,全面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五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热潮。紧扣中心夯实基层基础,加强产业链党建、重大项目党建指导员、异地企业党建、党建科技攻关小组等载体建设,全面建强基层堡垒。 队伍建设持续强化。坚持党管干部,加大年轻干部使用力度,实施年轻干部和骨干人才交流锻炼“双百工程”,构筑人才引育集聚高地。优化人才专业通道管理,建立集团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贯通“H”型发展通道。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面深化技能型企业建设,加快卓越工程师培育。 党建品牌日益响亮。深入实施以“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基层党建活力提升年”迭代推进“一体双融补短板强功能”专项行动,打造“支部建在船上,堡垒强在海上”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基层党组织品牌。浙能数字党建系统在“2023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全国决赛中名列前茅;浙石油公司“党建‘四能驱动’增添发展‘富’加值”成为年度党建创新样本;浙能天达“党员留下来”专题行动推动广大党员在能源安全保供中担当奉献。 精业笃行 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 3月18日,全省今年首个投产的“千项万亿”火电机组——浙能镇海天然气发电燃机搬迁改造项目4号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各项参数指标优良,各系统运行稳定。至此,该项目2台机组全面建成投产,有力保障全省经济发展和民生用能需求。 该项目建设以来,浙能集团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政治引领、组织动员、协调推动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全力抓好工程的“安全、质量、投资、进度”四大控制,确保整个建设过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 近年来,浙能集团扎实推进党组织书记“领办项目”、班子成员“攻关项目”、基层党支部“创新项目”和党员“实事项目”等“四个项目”建设,持续激发“红色细胞”活力,形成岗位建功、实干争先的生动局面,以“顶梁柱”的姿态筑牢了能源保供稳价的“压舱石”。 能源保供坚强有力。2024年集团全年发电2009亿千瓦时,供应电煤6734万吨,供应天然气133亿立方米,供热1.37亿吉焦,助力全省打赢迎峰度夏、度冬能源保供攻坚战。 稳价降价落实有效。扛起能源稳价降价责任,着力降煤价降电价降气价。尤其是成功投资首个海外煤矿印尼SDE项目,达产后每年可供应浙江300万吨高性价比电煤。 重大项目推进有为。2024年19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6.4亿元,建成投产火电、新能源的装机规模375万千瓦,创近15年之最。 安全生产平稳有序。深入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生产三大行动和安全稽查工作,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生产型企业实现100%标准化达标,3个班组获评全国电力企业“卓越班组”。 守正创新 跑出绿色转型“加速度” 今年初,白马湖实验室与苏州大学联合团队研发的小面积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态效率达26.81%,刷新了世界纪录。 作为全省唯一一家由国企牵头领办、联合高校共建的省实验室,白马湖实验室契合浙能集团绿色转型需求,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发展前沿,聚焦绿色能源的能质转化与传递,围绕太阳能转换与催化、零碳能源转化与存储、能源低碳转化与多能互补等主攻方向,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引领性科研攻关,着力破解能源领域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构建多元协同的绿色低碳能源供应创新技术体系。目前,实验室已吸引复旦大学、中来股份、国家管网等上百家合作单位,产出重大成果33项。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加速落地的背景下,浙能集团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实施绿色发展能力提升行动,积极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布局光伏、风电、核电、储能、新能源高端设备制造项目,全力促进能源多元化发展。 绿色能源提速发展。实施高质量推进新能源发展行动计划,市场化竞配获得一批大容量风光电项目,牵头成立省海风公司,开工建设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和示范项目。2024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70.3万千瓦,总装机规模同比增长22%。 传统产业降碳提效。积极推动传统能源清洁利用,60万千瓦以上煤电机组容量占比提升至80.4%,完成18台机组“三改联动”,集团煤机平均供电煤耗持续下降、污染物排放量有效控制。 新兴产业加速布局。围绕深远海风电、太阳能发电、氢能与储能等方向谋划实施重大科技项目,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10%,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103.2%,以高水平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创新浙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