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出宜居宜业融合发展新路 |
|||
|
|||
今日浙江记者 沈华军 在浙江之江文化产业带的核心区,坐落着一个美丽的街道——转塘街道。这里是杭州链接城乡的桥头堡,也是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音乐学院的所在地。 近年来,转塘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文创驱动,全力推动产业创新集聚发展,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走出了一条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党建服务保障 培育创业创新“黑土地” 最近,游戏《黑神话:悟空》爆火全球,让杭州再次成为关注点。这款游戏的开发公司——杭州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正是转塘街道悉心培育了7年的企业。 回首公司初创期,艺创小镇的工作人员带着《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在象山艺术公社看场地,冯骥一眼相中,还提了一个请求:希望隔壁两栋楼先预留,以待项目扩大。转塘街道很快答应,3年间婉拒多家名人工作室、有潜质企业的入驻。静静等候,终迎花开。《黑神话:悟空》的横空出世,带动转塘街道规上文创企业营收突破40亿元,更在全球掀起中国文化热潮。 与互联网上的热烈反响不同,游科互动的办公区及周边都格外安静。冯骥常说“只想专心做研发”,于是“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成了艺创小镇所有工作人员心照不宣的工作原则。“为了不打扰他们,我们几乎都是线上沟通。企业诉求线下解决、线上闭环。”艺创小镇经发部相关负责人倪佑说。游科互动获得巨大成功后,艺创小镇继续在背后默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比如,小镇安排了10名保安两班倒24小时值岗,以保证游科互动办公区的安全。 耐心陪伴、充分信任,努力为每粒创新种子提供生长土壤,是转塘街道发挥党建服务保障作用,培育创业创新“黑土地”的制胜法宝。 转塘街道党工委还带领党员干部全员拼项目、全力抓攻坚,今年计划重点盘活浙江工业大学之江校区244亩土地,大力推进之江科创陪跑空间和钱塘大学建设,定下“孵化100家成长性好、创新性强的科创企业”的目标。 转塘街道把党建工作覆盖到每个商务楼宇,把服务延伸到每家企业,制定“一企业一专员一方案”,推出“五类十条”、空天信息产业政策,对重点企业选派驻企专员,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 此外,转塘街道不断擦亮“青年来杭第一站”品牌,目标新引进35周岁以下大学生5000名,推进2300亩“环之江文化创新圈”建设,更好促进青年创意与资源资本对接转化。 党建统筹资源 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 垃圾街爆改艺术新秀,破旧办公楼化身艺创空间……如此大胆的“转场”,在转塘街道正成为一种新风尚。 坐拥中国美术学院、云栖小镇、之江文化中心等平台,转塘街道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早在2023年5月,街道就创造性推出“艺术村长”发展模式,8位具有浓厚乡土情怀和深厚艺术造诣、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艺术大咖担任“艺术村长”,聚焦“艺术振兴乡村”的小切口,做好“推动共同富裕”的大文章。 借助“艺术村长”名人效应,高校创美经济圈初见雏形,累计培育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21个;量身定制整村运营方案,8个村社主题鲜明,6个艺术村庄设计方案落地成型。在“艺术村长”的引领下,更多院校师生租用村民空闲房屋,并将艺术“植入”庭院,撬动人居环境的“颜值提升”。 今年1月5日,“BAC·艺术社区”在转塘街道精彩亮相。转塘街道以全国最大的艺术教育社区为定位,在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音乐学院附近打造了长约2300米的艺术生活街区,并重点推进“BAC·艺术社区”“无垠之境·艺术社群”“美遇集·艺术大院”3个示范项目。 其中,“BAC·艺术社区”融合艺术教育和开放街区,着力于打造最IN的艺术基地,成为文化艺术集聚地;“无垠之境·艺术社群”致力于打造最开放的艺术社区,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以艺术为主题的生活方式;“美遇集·艺术大院”汇聚了众多美院毕业生、在校生、手工艺术家、独立设计师及美学爱好者。 集聚优质资源形成发展合力,转塘街道还以党建为纽带加强与国科大杭高院、航天五院杭州中心等对接合作,主动承接国家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溢出效应,争取引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会同属地高校和企业组织32名年轻干部开展互派互学,实施年轻干部专业能力攀升行动,每人领学一个前沿产业、经历一个重点岗位、跟踪一个初创项目,提高干部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党建牵引带动 交出城乡融合“新答卷” 3月20日,随着“2025西湖龙井开采喽”的喊山号子回荡在群山之间,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正式启动龙井43品种春茶采摘。 在转塘街道龙坞茶镇的茶山上,当地茶农或外来采茶工在垄道间缓缓移动,弯腰俯身、指尖翻飞,将“两叶一芽”收入背篓中,及时抢“鲜”。茶农仇琴芳和父亲围在铁锅前炒茶。“春雨贵如金,前几天的雨水为茶树补充了水分,茶叶香气也会更厚重。”作为“茶三代”的仇琴芳深谙此中奥秘。 满山的“金叶子”不仅吸引了游客,也在促进更多产业成势和项目落地。转塘街道布局了涵盖茶生产、茶加工、茶销售的优质茶企,畅通产业链条,提升销售水平。同时,积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市农科院等展开合作,为传统茶产业增添新引擎。 近年来,转塘街道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打好服务提质、产业提升、消费提能“组合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让乡土味融入城市范。推进城乡规划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在38个村社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服务集成供给改革,建设5000平方米“一老一小”服务空间,加快推动“七优享”优质服务在乡村全面落地,让都市型乡村成为奢侈品。 把小茶叶做出大文章。以龙坞茶镇共富联合体党委为牵引,带动2778户农户打造“盛飨茶香”共富工坊,拓展陶艺、制香等衍生产业,以一片叶子撬动百业兴旺。 将高流量变为新增量。加强村社党建联建,全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推进2.4万平方米艺术生活街区建设、700亩村级留用地连片开发,打造“音体美玩购逛”一体的消费新场景,把人气流量转化为发展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