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探索独具海洋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
|||
|
|||
今日浙江记者 叶 慧 东极海域,成群海豚时而跃出海面,时而潜入水中;五峙山列岛上,中华凤头燕鸥择此繁殖栖息;金塘岛上,岛民与华东最大的水獭种群和谐相处……持续向好的海洋生态,是舟山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丰厚回报。 舟山大鹏岛 姚 峰 摄 从过去“靠海吃海”到如今“养海护海”,20年来,舟山市走出了一条独具海洋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为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曾经,渔民们为追求产量而过度捕捞,导致东海渔场渔业资源衰退。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舟山市严格执行伏季休渔制度,连续开展鱼苗增殖放流,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渔业资源呈现恢复性增长,海湾再现水清滩净、鱼鸥翔集的美景。目前,舟山市拥有6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成50万立方米人工鱼礁,为海洋生物营造栖息繁衍之地,有力促进海洋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增加。 目光从海岸线转向城市和渔村。20年来,舟山市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绿色发展看舟山”“和美乡村提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四大工程,持续建设“花海彩林”,高水平建设海上花园城市。近年来,实施“小岛你好”共富行动,“一村一品”“一岛一主题”建设花园示范村庄,渔农村纷纷变身美丽花园,偏远小岛成为特色海岛。295公里的海岛理想生活风情海岸带,将“观星、揽月、望海”的浪漫化为现实。 鱼山岛“不产一滴油”,凭借优越岸线资源,吸引石化龙头企业发展炼化产业,形成年产4000万吨炼油产能,2024年实现石化工业产值2875亿元。舟山海域复杂的岛际气象和水文条件,是国内罕有的高端无人机研发、测试、应用的理想场所,该市布局打造低空经济“四张网”“五中心”,建成14个无人机起降点、6个A1级通用机场,并招引了牧星无人机、华翊eVTOL发动机等多个重点项目落地。舟山渔业资源丰富,该市精心培育“一条鱼、一粒贝、一片叶、一颗果”等10条“土特产”全产业链,将海岛的生态馈赠转化成百姓的收入,特别是“一条鱼”产业链,依托海洋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医药研发,2024年产业链规模突破1000亿元。 向绿向新,不断攀高。当下,舟山正全力推进“985”行动,构建九大现代海洋产业链,做强八大高能级发展平台,抓好重大基础设施、海岛共富先行、生态环境治理、城市有机更新、除险保安五件大事要事,让“绿水青山”的底色更浓,“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 东海百里文廊 定海区 “生态两廊”连通共富路 碧海青山间,一条条生态廊道正悄然重塑舟山市定海区的城市肌理。近年来,定海区将防洪工程、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打造“东海云廊”与“东海百里文廊”两大生态地标,实现云廊贯城、文廊织梦,有效连通共富之路。 定海区依托五山水利工程改造,采取“上拦、西调、中提升、内循环”的立体化治水,不仅使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提升3倍,综合治水能力达400万立方米,还建成全长25公里的高标准城市绿道,串联起城中的智慧绿道、运动公园、观景平台等设施,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绿色动脉”。2024年台风季,云廊系统成功拦截降水超200万立方米,直接减少经济损失逾千万元。 与云廊呼应的百里文廊,则如一条金丝线串起散落的历史明珠。在干览(石览)镇的净零碳公园,村民将闲置农房改造成生态民宿,推出“廊道研学套餐”;在金塘岛的“李子林课堂”,游客可亲手制作非遗木偶……这条覆盖36个和美乡村的生态廊道,主线全长100.5公里,整合了明清古宅、非遗工坊、茶园梯田等196个文化节点,不仅串起风景,更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据统计,文廊带动沿线村集体收入年均增长53%,培育出文廊小铺、渔民画创客等新业态200余个,做到了“修一条廊道,富一方百姓”。 嵊泗县 从“白色之困”到“蓝色之变” 在舟山群岛最东端的嵊泗列岛,曾经漂浮海面的白色泡沫浮球,如今被湛蓝色的环保浮球取代——这不仅是颜色的改变,更是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型。 作为全国最大的贻贝养殖基地,嵊泗县曾因每年300余万只泡沫浮球产生的微塑料污染,面临生态红线压力。2020年,该县果断启动“蓝色清废三年行动”,通过“财政补贴70%+低息贷款”的政策,以每只3元的补贴鼓励养殖户更换环保浮球。截至2023年底,全县累计投入1.2亿元完成249.5万只浮球替换,相当于减少1.7万吨海洋垃圾。 这是科技赋能绿色养殖的成果。在枸杞岛,新型的PE硅胶复合浮球连片漂浮在海面。“这种浮球能抗12级台风,使用寿命是原来的3倍。”养殖户王建国介绍说,“智能浮球植入了芯片,我们可通过手机实时获取水质、潮汐等数据,实现精准投喂。”嵊泗县贻贝协会秘书长李海波说,数字化改造使全县贻贝产量增长12%,优质品率提升至85%,目前已整合769户养殖户数据,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溯源。 嵊泗的实践证明:生态治理与产业升级可同频共振。今年,该县还探索“养殖碳汇”交易,首期碳汇交易实现收入230万元。经第三方认证,全县贻贝养殖年固碳量可达1.19万吨,生态价值将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