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同世界交融发展的美好画卷 |
|||
——“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综述之二 |
|||
|
|||
《今日浙江》记者 叶 慧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以远见卓识和战略思维,将“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纳入“八八战略”,极大拓展了浙江经济的发展空间。 20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以“弄潮儿”的姿态,坚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深度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奋力书写同世界交融发展的美好画卷。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浙江在高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的战略选择。 ——摘自习近平同志2005年3月21日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发表的《跳出浙江发展浙江》
浙江陆域面积小、自然资源相对贫乏,要有效解决发展中的资源要素问题,必须走开放发展道路。新世纪初,中国迎来加入世贸组织的战略机遇,全球市场豁然洞开,世界大门向中国敞开。 经过大量深入调研后,2004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大会,提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新格局,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要“立足全局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多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充分发挥浙江区位优势,坚持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两个轮子一起转,将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2007年6月,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等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系列举措。此时,浙江以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为重要窗口,以改善投资环境和优化外商投资结构为重点,加快海外企业“引进来”。之后又启动实施“浙商回归”工程,诚邀800万海外、省外浙商回浙投资。 2012年6月召开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着力提高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地位。这期间,浙江众多企业“借船出海”,在海外掀起“并购浙江潮”,构建全球网络,开拓国际市场,壮大企业国际竞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并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开辟了中国开放发展新境界。 浙江勇当“一带一路”排头兵。2017年6月,省委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作出突出开放强省、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决策;2018年5月,出台《关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意见》,全面实施打造“一带一路”枢纽行动计划,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浙江从外贸大省、开放大省向开放强省跃迁。 202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对于浙江而言,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两个先行”的澎湃动力、“重要窗口”的鲜明特质。 为进一步巩固浙江开放先导地位,今年1月28日,省委作出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的决策部署,印发实施方案,推出7方面126条政策举措,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奋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大省。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使浙江开放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2022年,浙江进出口总额4.6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11.1%,与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居全国第五位;对外实际投资规模在全国各省份中排名第二。 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作用更加凸显。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跻身世界第三;中欧(义新欧)班列联通欧亚大陆51个国家和地区;原油国家储备能力占全国四分之一,承担了长江经济带近一半的铁矿石进口量。 嘉善市民在家门口享受上海医疗服务 戴天才 摄 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积极投身到主动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这项工作中去,通过加强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互促共进,不断提高我省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摘自习近平同志在2003年3月27日浙江省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八八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3年3月21日,习近平同志亲率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江苏学习考察,掀开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序幕:2005年首届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杭州召开;2008年,这一会议首次邀请安徽参加,三省一市合作机制正式形成,定期会晤、举办论坛,共同制定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纲要和行动计划。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时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战略协调下,三省一市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谋划长远、干在当下,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局面。 “六大行动”加快推进。建立省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启动浙江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创新、畅通、开放、协调、智治、绿色六大行动,近3年累计完成省一体化重大项目投资超4000亿元。 长板优势巩固强化。主动承担数字长三角建设方案牵头编制和统筹部署工作,发起创建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推进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先后三轮实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持续治理太湖流域水环境。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步入常态,长三角油气期现一体化市场实质性推进。 科创“共同体”协同打造。与上海、江苏、安徽共同成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牵头成立长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联盟,共建G60科创走廊和长三角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开展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 设施网络互联互通。“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建设,杭州与上海、南京、合肥之间基本实现高频次“1小时交通圈”。能源基本实现互保共济,浙沪管输气联络线二期主管道、白鹤滩输浙特高压直流工程等项目全线贯通,华东最大抽水蓄能电站——长龙山电站投产运行。 公共服务便利优享。牵头推进长三角居民服务“一卡通”,三省一市社保卡通用的文旅场所超1800个;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覆盖41个城市和1.5万家医疗机构;发起成立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共建一流学科联合体。 毗邻区域加快共建。举全省之力推进嘉善“双示范”建设,出台支持共建示范区19条政策、支持示范点23条政策,兴建祥符荡科创绿谷、嘉善高铁新城等标志性项目。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漕河泾海宁园区、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等一批省际毗邻合作区快马加鞭建设中。
“地瓜理论”引领高水平开放
有人提出一种“地瓜理论”,非常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现象。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为的是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但它的块茎始终是在根基部,藤蔓的延伸扩张最终为的是块茎能长得更加粗壮硕大。 ——摘自习近平同志2004年8月10日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发表的《在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更大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阐述的“地瓜理论”,成为浙江发展的制胜法宝,推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瓜经济”。 20年来,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刻把握“地瓜理论”的思想内核,抓住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机遇,创新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发展模式,持续擦亮开放浙江的鲜明标识。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省委系统部署“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运用“地瓜理论”指导“地瓜经济”创新实践,强力将浙江开放推向新高度。 推动开放型经济水平再提升—— 浙江坚持全省域开放,以都市区为基点,统筹开放枢纽、开放通道和开放平台建设,全面构建全域开放新格局。 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找准在全球大格局中的定位,精耕开放型经济,引领带动中小城市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大湾区集聚外资挑大梁,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连接陆海的义甬舟大通道,双向辐射能力不断提升,2022年沿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72亿元,占浙江全省比重58.11%。 各类开放平台是“地瓜经济”提能升级的主阵地。通过8年高速发展,扎根省内的17个国际产业园枝连全球,架起浙江集聚优质资源的合作金桥;历经三轮整合提升,97家经济开发区以不到全省8%的土地面积,贡献了50%的进出口总额,成为招大引强、稳定外贸的重要平台。 在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中,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市场采购等三大对外贸易新业态源于浙江、兴于浙江、走向全国:率先实现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省域全覆盖;发布全国首个针对外贸综合服务的省级地方标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由发源地义乌向全国39地复制推广,2022年浙江市场采购出口占全国市场采购出口份额达47%。 举办重大展会,是提升浙江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方式。近年来,浙江成功承办G20杭州峰会,连续举办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在杭州召开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浙江……一场场浙江搭台的“东方之约”,让来自全球的客商了解浙江、投资浙江。 推动双循环战略枢纽地位再提升—— 在2004年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提升本土经济、在外资企业互动融合中提升本土经济、在走出去过程中提升本土经济。” 自此,浙江人走南闯北“走出去”的自发行为,上升为省委、省政府鼓励倡导的行动,“地瓜经济”的藤蔓快速向外延伸。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浙江发挥战略交汇、全球大港等优势,畅通国际国内大通道,不断增强枢纽节点新功能,在全球市场织起一张紧密结实的贸易网。 习近平同志谋划推动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整合为世界第一大港,成为衔接中西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枢纽港。全港集装箱航线超300条,与全球600多个国际港口通航,23条海铁联运班列辐射16个省(区、市)。 多次获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中欧(义新欧)班列,年开行量跻身全国第三,不仅把中国商品运往世界各地,也运回了法国红酒、西班牙建材、德国汽车零部件……互利互惠贸易越来越红火。 作为双循环战略枢纽上的境外节点,浙江在境外兴建了19家省级经贸合作区,在全球69个国家布局了998个海外仓。一个个“浙江驿站”,成为“一带一路”上闪亮的明珠,不仅为所在国创造税收、解决就业,还为浙商投资海外、店开全球开辟了便捷通道。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浙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不断攀升,占全国比重从2014年的9.6%上升到2022年的12.5%。 推动制度型开放体系再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多年来,浙江厚植“地瓜经济”成长沃土,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持续优化开放型经济大环境。 顺应国际规则变化趋势,浙江主动承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规则试点任务,谋划更高水平的制度创新政策体系;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加强与成员国的经贸合作,探索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改革,释放制度开放新活力。 以自贸试验区为“试验田”,浙江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为自贸区赋权扩区,大力度推进投资、贸易、资金、运输、要素资源、人员进出自由便利先行先试。浙江自贸试验区形成制度创新成果477项,获批第五航权、数字人民币、本外币合一账户等国家级改革试点,为中国制度型开放提供了一个个“微样本”。 为让贸易投资更加自由便利,浙江建成电子口岸,深化通关一体化改革,开辟境外人才工作和创业绿色通道,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以制度型开放争创浙江竞争新优势。 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董旭明 周旭辉 摄
登高望远,开放图强。在新征程上,浙江以“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为总抓手,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之省,让开放成为新时代最鲜明的特质、最突出的优势、最强劲的旋律! |